第307章 三把火(1 / 2)

第307章三把火

寇淑和邓氏商谈妥当后,告辞离开,返回南宫,向皇帝稟告一番后,又再次向皇帝诉说了对寇家未来的担心,然后向皇帝献策,建议皇帝儘快敲定少府护卫营和章德营的规模、建制和人事安排,並对虎责军进行了重大改革,以此杜绝执政將军乱来的可能.—

听完了寇淑的建议,皇帝十分高兴的同时,多少有些內疚,皇后这么深明大义,朕怎么能对她產生疑虑,太不应该了!

“朕真是幸运呀,能得皇后为妻!”

“陛下,这都是臣妾该做的,现在臣妾只希望天下儘快太平,臣妾好退回宫中,一边研究喜欢的格物,一边,一边为陛下养育子嗣!”

寇淑说著说著,低著头,看起来满脸羞涩,皇帝抓住了寇淑的手,把她抱在怀中-两人又聊了很久,就接下来如何治国,寇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皇帝听完之后,连连点头。

次日一早,身心十分愉快的皇帝和寇淑一起召见三公和左將军邓弘,南宫前殿离三公府邸很近,所以三公迅速到达,並向皇帝行大礼。

三公向皇帝行礼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一次完全不同,他现在已经是大汉帝国真正的主宰,皇帝请三公起身,等到邓弘到来,皇帝发出指示。

“朕刚刚亲政,诸多朝政不是很清楚,而大將军已经请辞,驃骑將军还在塞外主持征伐,故朕决定暂不举行廷议。

在驃骑將军回京前,大小事务可由三公、左將军会同尚书令、尚书僕射六人一起於尚书台討论,三公、左將军可加行录尚书事。

若有分歧,可分赞成、反对和弃权投票,一般事务三票赞同即出结论,若是出现三票赞同,三票反对这样的极端结果,可按照太尉的意见处置。

重大事务必须三公一致才能出结论,若是三公爭论不下,可临时招九卿、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河南尹共议,赞同者达到十二票即出结论。

得出结论后,由尚书擬出批语,墨笔书写后,贴在奏章之后,可名票擬;朕每天会让中常侍去尚书台拿票擬后的奏章,朕看过之后,再用硃笔在奏章和票擬上批答,诸爱卿可清楚了”

皇帝这一手一出,三公都相当然,这种搞法不符合祖制,不过皇帝搞出来的行录尚书事,也就是临时官职,作为临时处理办法完全说得过去。

此举非常有利於三公权力的扩张,三公自然只有支持,不可能反对,只是什么叫做一般事务,什么文叫作重大事务

皇帝看了一眼始作俑者寇淑,寇淑点头示意,然后朗声说道,“朝廷一般事务是那些有例可循的事务,例如朝廷的日常运作、政策执行、一般官员奖罚等等。

朝廷重大事务,比如两千石官员的调动奖罚,比如是否调动军队,又比如大宗物资调配,增加或者减免税收等等。

此乃比较粗疏的分类,具体一份奏章是重大事务,还是一般事务可由诸公自行討论决定,然后按照一般事务和重大事务分成两类,票擬后报送南宫前殿!

现在陛下对朝政不甚了解,每一次投票的结果以及诸公卿的说辞摘要也要记录在册,以方便陛下隨时查看!”

三公一听,基本明白了,也大概知道皇帝的心思,皇帝现在对如何治理国家心里没底,又担心召开廷议露怯,万一爭论不休,皇帝不知道怎么办反倒不美。

加之皇帝身体不好,若是和先帝那样从早忙到晚,肯定会吃不消,乾脆分为一般事务和重大事务让重臣討论个方案,若是重臣议论不下,那就增加討论的人选,如此一来,就能得到一个相对容易被大臣们接受的方案,不至於出现重大红纷。

皇帝要做的就是批红,那自然简单多了,而且皇帝还可以乘机学习大臣们的种种支持和反对意见,看得多了,自然对治国就比较有把握了,什么时候取消行录尚书事制度都行!

这一手相当的漂亮,太尉鲁不知道这肯定是皇后的建议,而这样的建议对三公绝对有好处,这是他们权力极大的扩张,未来就算驃骑將军回朝,也可以有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带头表示支持,然后这件事也就定下来了!

寇淑当然知道这些大臣的想法,不过从目前来说,这是最不容易出事的处理办法,可以较为稳妥的完成政权过渡,毕竟这六个人大部分都是邓氏用过的,他们就算要处置一些邓氏用过的人,也不会太过分,要不是岂不是自掘坟墓!

虽然寇安並不属於六人名单,不过寇淑並不担心,接下来必然会有一堆人靠拢寇氏,寇安作为司隶校尉自然可以查到不少东西,她正好可以好好挑选一些人,有本事的留下来,没本事有劣跡的收拾好安抚眾心!

外朝肯定有一些对邓氏收拾的人不满意这样的做法,但皇帝短时间內不上朝,他们不满就不满唄,皇帝又看不见,听不到,这期间叫得凶的,直接外放!

那些人当然可以给皇帝上书,但皇帝又不可能每份奏章都看,小皇帝身体不好,每天要按时休息运动,哪怕亲政了也是如此,但如此眾多的政务怎么办,自然是她这位天后勉为其难会同皇帝的人处置了也就是说,哪怕皇帝放权,也並不意味什么都听大臣的,所以接下来就开启了第二件事,也就是少府护卫营和章德营的具体设计,这也是寇淑眼中的当务之急,先建立一只相对靠谱的军队再说。

其中少府护卫营將驻扎在洛阳城西郊少府作坊附近,总兵力约两千多人,最高指挥官是新设立的右少府,右少府位同少府,排班在少府之后。

皇帝明確规定,大汉右少府由出五服的刘氏宗亲担任,第一任右少府为刘愷,这是大汉一位远方宗室,祖上是汉宣帝。

刘愷是一个表演艺术家,明明应该他承袭爵位,他就是不愿意,硬要让给弟弟,一直躲了十儿年,从此拥有了很好的名声,然后一步步入朝为官。

寇淑对刘愷多少有些不以为然,不过此人名声大,虽然没啥子本事,但也算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作为刘家代表,担任右少府完全可行。

右少府要上朝议政,与北军五个校尉一样,实际上不管护卫营日常事务,所以文设置佐助指挥的护军中侯负责日常事务。

第一任少府护军中侯明確为平乡侯冯晨,他是大汉名將冯异的曾孙,家族已经破落,是皇帝登基后,要求恢復功臣的爵位,才搞到一个乡侯,他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

相比於其他列侯子弟,冯晨或许吃了不少苦头,十分珍惜好不容易恢復的爵位,口碑相当不错,而且很会骑射,此时已经是城门校尉下的一个司马。

所以才获得了这个重要的职务,而按照寇淑的提议,未来的护军中侯必须用开国功臣嫡系子孙,且不得与辅政將军有亲属关係,这就保证了一定的独立性。

少府护卫营下设步兵、骑兵和炮兵司马各一,负责实际指挥,每一个营大概七八百人,目前三个司马还没有定下来,寇淑准备从耿夔寇標等部中提拔优秀將领,这些人才是真正能打的,必须用能打的人。

少府护卫营成立的藉口是护卫少府各个作坊,尤其是火器作坊的安全,火器作坊已经是大汉最重要的兵工厂,必须加强保护,接下来寇淑会逐步增加少府护卫营的规模,未来將涵盖洛阳附近的粮库,一步步建立起真正的大汉皇家军队。

皇帝又以关中战事占用大批虎賁、羽林,宫禁不足为由,新增章德营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