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称帝
大汉元兴五年冬,在一连串政治斗爭之后,邓太后压制住外朝,也就在此时,新拜的大將军邓鷺班师回朝,邓太后派遣五官中郎將迎拜鷺为大將军。
大军到了洛阳城外,朝廷又派遣大鸿臚亲迎,中常侍牛、酒郊劳,侯王、公主以下的群臣全部站在路旁等候。
等到了朝中,朝廷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然后颁布了圣旨,赏赐束帛乘马等等,邓鷺所得到的恩宠荣耀极为显赫,声势震动。
相比较而言,几天之后入京的驃骑將军寇鰲就低调多了,他虽然升了官,但寇皇后拒绝了太后加强威望的提议,邓氏统治出现危机,必须彰显其权势,寇氏安静一些,不引起邓氏不安才是最好的。
邓后的提议本来就是试探,寇淑不同意,她也就顺水推舟不再提及,而在邓鷺、寇相继入京之后,几位汉廷的当家者又召开会议,就未来安排做出了一连串商。
鑑於时不时地震天灾兵乱,皇帝亲政时机不成熟,故继续三圣临朝局面,邓绥管全局,皇后寇淑除了掌管宫廷以外,也正式接手管理少府,以儘可能提高少府作坊的產出,
这是目前財政最容易出成果的地方。
两大外戚中,邓鷺为大將军,主持关西对羌人的战爭,邓惶升迁为城门校尉,邓弘为虎賁中郎將,邓豹为司隶校尉,继续把控洛阳兵权、监察权的同时辅政。
寇鰲则继续巡视关东,一边防范可能出现的流民叛乱,运输流民南下,一边督促南方粮食北上,保证汉廷军事需求,一边则利用庞大的流民资源先整修河南水利,然后整修河北渠道。
如此一来,邓寇两族完成新的一轮权力分配,总体上邓氏占据主导,不过寇氏权力同样大增,两个外戚家族也都意识到这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邓氏选择让出了相当大的权力,寇氏则选择继续出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衝突。
比较好玩的是,这一轮调整中,寇淑分管少府还是邓太后主动提议的,邓后实在不愿意用汉廷的名义公开借钱,但用少府的名义借钱,发行债券什么的,还是可以的,让別人做,她又不放心,要求寇淑去做,要求她想办法再筹集十万万钱。
说白了,邓太后实在解决不了財政问题,但又不愿意坏了名声,乾脆推给寇淑,你去折腾,我不管,看到她这么放手,寇淑这一次没有推辞,很爽快的接了下来。
在会议结束后,寇淑召见父侯寇鰲,父女俩谈了很久,寇淑认为大汉积累这么多年,
不是没有钱粮,但钱粮都是大族手中,关键是怎么让大族心甘情愿的拿钱出来。
寇淑的办法很简单,召见有钱的大族,把少府纺织和冶铁等作坊的收益拿出来给他们看,表明朝廷是有收益的,然后发行尚方债,以官营作坊和矿山作为抵押。
但光光好好说话还不行,寇淑要求寇鰲在巡视东方各州郡的过程中,了解各州郡的大族,寻找他们的错漏,接下来她得一个个交谈,软硬兼施。
寇鰲也知道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无奈得接了下来,同时他也按照寇淑的交代,挑选这几年表现不错的寇氏子弟和门客子弟进入到少府为皇后效力,毕竟皇后要管好少府,需要更多的自己人在这一轮权力分配完成后,作为邓寇两族进一步结盟的標准,两大家族风风光光的当今皇后的兄长黄门侍郎寇勛与邓鷺侄女的婚礼。
婚礼十分隆重,不仅仅朝中重量级人物都出现了,帝后也带著几位公主出席婚礼,席间,皇帝令邓寇贾吴等族没有出仕的子弟一一出列,帝后询问情况,当眾任命十余郎官。
更夸张的是,皇帝看到邓性次子邓广岳长相俊美,言语討喜,看到身边的共邑公主看了好几眼,就对皇后说,“如此俊美,近世少有,可为朕的妹夫!”
皇后寇氏笑看说道,“君无戏言,广岳可尚主!”
“自当如此!”
邓性先拜谢,然后婉言推辞这孩子只是次子,没有资格尚主云云,皇帝笑著说道,“这又何妨,大將军三兄弟为朕股肱,一主外,为朕镇压贼寇,一主內,护佑朕左右,一为师傅,传授朕治国道理,自当益封,朕欲各加封两千户,未来效先例,拆部分土地於广岳即可皇帝这番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十分吃惊,皇帝这是下了血本了,不仅把妹子嫁给了邓氏,竟然又加封了邓氏六千户封地!
邓鷺听到这里,只觉得头皮都在发麻,管皇帝是不是真得厚待邓氏,这样下去,邓氏必然会变成眾矢之的。
他打了大败仗,损害了汉军的威武,却得封大將军,给予了那么多礼遇,虽然勉强还可以说是安抚人心,但这违反了奖胜罚败的基本原则,他心里一直懦懦不安。
现在竟然被皇帝益封,又多了一个尚主的侄子,表面看起来是皇帝恩遇,加深皇家与邓氏的感情,但他还是感到强烈不安,忍不住看了弟弟邓惶。
邓性同样也知道这个道理,连忙请辞,邓鷺、邓弘两人也跟著请辞,他们同时又颂扬寇氏之功,寇淑笑看说道,“大汉数年灾荒,又有羌人叛乱,此社稷存亡的关键时刻,幸赖太后临朝,大將军兄弟辅佐,陛下才能高枕无忧。
陛下加封大將军兄弟,也是表明陛下的心意,陛下一向说独乐乐不如眾乐乐,当与功臣共享天下供奉,大將军兄弟有功,陛下就一定要赏赐,还请千万不要推辞!
陛下这不是对邓氏的殊遇,而是陛下一贯如此,吾父未立军功,只是一些苦劳,能为驃骑也是天子圣德,而诸寇尚幼,虽然帮不了陛下太多,但陛下也启用了寇坚为將,寇安为侍中,其他诸寇也有升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