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洛口案的处置
周章怒视王尊,良久才说道,“到处是流民,现在凉州又闹羌乱,车骑將军刚刚领兵出外,此时朝局要稳定,等天下太平了,天子再亲政也不迟!”
“天子聪颖!”
“再聪颖也还是孩子!”微微顿了顿,周章低声说道,“现在是三圣临朝,王兄不要忘了皇后,皇后能垂帘听政,也是天子的心意,走一个外戚,再上一个外戚,又甚区別
还不如让两个外戚相互制衡,现在这种局面不算坏!”
站在文官集团的立场,周章当然希望皇帝亲政,这是政治正確,但亲政也要看时候,
先帝也是在竇宪击败了北匈奴,十分张狂之后才动的手,若是竇宪刚率领大军出征,先帝就政变,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周章虽然不喜欢邓氏执政,但他也承认邓太后干得不错,邓鷺也还老实,虽然邓家及其党羽占了不少位置,但也没有到掀桌子的时候而且就算掀桌子贏了,皇帝亲政又如何皇帝岁数不大,身体又不好,母家又和寇氏联姻,皇帝能用的只能是寇氏,赶走一个外戚,新上来一个外戚,何苦来哉
说到底,此时此刻的局面与前世大不一样,前世是邓后立侄不立子,然后外面有叛乱,內部有大灾,周章等人认为邓氏外戚违背宗法制度,丧尽人心,又感念先帝的提拔之恩,痛恨太后忘恩负义,这才冒险一搏。
现在嘛,周章真没动力,等邓氏镇压了西羌叛乱,得意猖狂,与寇氏矛盾加剧,再联合寇氏將邓氏赶下台,此时就算寇氏掌权,也会受制於士人王尊听完,看了一眼叔元尊,叔元尊低声说道,“邓寇联姻,一向狼狐为奸,天子亲政,或可换一个皇后!”
“不得乱言!”周章斥责道,“皇后有大功於国,又从无过错,如何能更换!”
“皇后搞得那些歪理邪说,很多人不满意—”
“《新天命说》虽有私心,但也能规劝天子,逻辑学和格物学都是儒学的精进,怎么也能说是歪理邪说”
周章看了看两人,“若不是皇后发现了永元稻和,这两年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尔等需切记,寇氏与邓氏不同!”
周章虽然不喜欢寇家藏私,但他对寇后还是相当认可的,寇后虽然不怎么喜欢儒学,
但寇后搞出了那么多好东西,於国於民都有大功。
他和寇家不对付,寇淑一边说不喜欢他的做法,一边也承认他的德行,这两年他担任司隶校尉,寇家也相当配合,而且寇家子弟和家奴都比较老实,这些都相当难得。
周章也听说了寇淑对寇家子弟的提拔办法,让那些人去南方屯垦,能够忍受住屯垦之苦的才会使用,而寇安、寇標都是国之栋樑,一个能做事,一个能打仗,格物学者又大多擅长做事,这些都很得周章的喜爱。
所以他本能的不能接受叔元茂的说辞,而王叔两人见状也没有继续劝说,他们並不是很喜欢皇后,如果能一举扳倒两个外戚当然好,但拉寇打邓也不是不能接受,一个个来!
周章和视察洛口仓后,更担心敖仓,他走到半路上突然下令转而向东,快马加鞭前往敖仓,这会若是粮食再出问题,那就是天大的麻烦,而他故意先往西走,然后再转向就是打敖仓令一个措手不及。
司隶校尉无事不纠,更不要说敖仓还直属於河南尹,正是司隶校尉管辖范围,面对周章的到来,敖仓令不敢有任何大意,战战兢兢的接受调查。
相比於刚刚建设不久的洛口仓,战国时代就开始营建的敖仓情况要好不少,加之朝廷又格外重视,不断有人巡查,情况相对好转,周章这才稍稍鬆了一口气。
周章旋即返回洛阳,到洛阳后,他立刻下令邓畅到司隶校尉部报导,接受询问,不过周章派过去的人报告邓畅已经入宫一天,一直没有出来。
周章並不奇怪,他转到敖仓,就意识到消息会泄露,此时若是太后放弃邓畅,自然有利於严整纪律;若是太后护,以后收拾太后也容易许多。
周章下令司隶校尉部出动,抓捕邓畅,先抓到证据再说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就在周章抓人之际,在长乐宫外,满头大汗的邓畅长跪不起,他负责洛口仓的营建,
少府从南方购买的粮食也有一部分在洛口仓,现在洛口仓出问题,洛口令甚至攀诬到他的头上,他是有口难辩。
作为太后的从兄,邓畅含著金钥匙长大的,他確实一直在搞钱,比如接受道大灾之年碰粮食是天大的忌讳,可他確实收了洛口令的礼品,提拔他负责这件事,但他没让洛口令乱来呀!
幸好周章中途转到了敖仓检查,洛口那边的人跑过来通报,要不然被周章抓住,直接下司隶狱,想出来就难了,这会在宫中,太后总不至於把他抓起来,送到司隶狱。
长乐宫內,邓太后气急败坏,正在大骂邓畅,邓家是缺吃的,还是缺穿的,他至於碰仓粮吗这个蠢货收了洛口令的礼物,还说不知情,难道他不知道洛口令要想来钱只能从粮食上下手吗蠢,蠢不可及!
太后大怒,在场的人都若寒蝉,不敢说话,就在此时,一个小宫女跑过来报告,皇后过来请安,已经来到了长乐宫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