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麻烦(1 / 2)

第267章麻烦

这一次的接见很顺利,被巨大的利益鼓舞的准皇商们迅速动员起来,开始了动员,很多没有报名的商贾听说后,顿足捶胸,帝后召见,让商贾代管钱粮,怎么不早说呀,怎么我们也报名呀!

这些人通过种种关係想上船,寇淑却不答应,早干嘛去了,她告诉过来说情的人,现在是试点,有这些个商贾就足够了,不需要新的商贾,等下一批吧

不过寇淑这边顺利,车骑將军邓鷺这边却遇到了麻烦,因为光武帝罢兵,所以此时东汉全国的总兵力才四万多人,而主力部队则在洛阳四边,虽然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居重驭轻,但是却带来严重后果,地方兵力削弱和军队素质下降、战斗力锐减。

一旦遇到叛乱,地方无力镇压,只能依赖南北军移兵赴远,羌人不愿意前往西域,三河汉人自然也不愿意前往西州,所以仓促徵招的兵员很糟糕,其中不乏油滑之人,而且三河地区长期稳定,士卒们缺乏训练。

虽然虎賁郎、羽林骑、緹骑营土、营卫之士都是选拔出来的精锐,可以充当基层军官,但士兵不行,同样很危险。

车骑將军从事中郎司马钧巡视一番后,忧心,向邓鷺陈说利害,“徵发兵员的命令如电闪雷震,一切措施仓猝而行,使百姓忧愁惊恐不已,偏偏又来不及对急招而来的土兵进行射击、防御等军事训练,让他们承担戒备、警卫任务。

一旦驱使他们去迎战强劲的敌人,就像让温顺弱小的鳩雀去追捕凶猛壮健的雄鹰,让小猪、鱼去擒捉豺狼虎豹,很容易打败仗,有的人系强迫招募,必心怀不满,於是纷纷逃亡或临阵倒戈”

“叔平所言,本將军当然清楚,只是凉州的警报一个接著一个,现在右扶风、汉中也有羌人作乱,救兵如救火,必须迅速出兵,太后已经说过,十月出征之期不能再拖!”

“將军,若是著急出兵,打了败仗,谁的责任”司马钧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方案,“少府在雍冀两县都有不少粮秣,何不发少府之粮,徵募凉州壮士,凉州之人身家都在凉州,必然会厌恶羌人的劫掠,他们会效死一战!”

“凉人守凉州固然战力不凡,但彼辈与羌人长期杂处”邓鷺摇摇头,没有说下去,意思很明显了,他这会並不是很相信凉州人的忠诚,万一徵募大批凉州士卒,这些人中途叛乱,麻烦更大。

司马钧立刻就明白了邓鷺的担心,大汉的基本盘是关东人,他们自然担心关西尾大不掉,这一次凉州羌乱势头如此猛烈,邓鷺怀疑凉州豪强不安分一点都不奇怪,想了想,他提出了第二个方案,“少府新制之火炮抬枪威力无穷,將军何不多招募几营火器兵,作战时,以精骑守护两翼,以强卒在前,以火器击破羌人阵型,精骑强卒再隨之掩杀———“”

邓鷺想了想,也觉得这是不错的主意,虽然製造火器费不小,但总比打败仗强,他找到了弟弟虎賁中郎將邓,询问火炮部队的组建情况。

火炮的威力彰显之后,邓太后迅速决定新增一个火炮营,考虑到火炮的巨大威力,这只军队她准备交给虎賁,由邓性统领。

邓绥去年新增一营火炮营,设司马一人,该营下辖两曲十门重铜炮(400人),三曲30门虎尊炮(600人),去年年底已经开始组建,並进行各种训练,此时已经成军。

不过隨著成本更低的抬枪研发成功,邓绥在左右羽林的基础上,各编制了一个抬枪营,设司马一人,每营有抬枪150桿,每杆抬枪三个人伺候,三桿再加上一个什长负责指挥,如此一营五百人。

虎賁中郎將原下辖虎賁1500人,左右羽林骑兵共1700人,新增三营火器后,总兵力增加到5200人,而相比於火炮,抬枪训练更加容易,只用了两个月,此时已经成军

听到这里,邓鷺更加坚定了决心,“两月成军,如此迅速,吾等可多建几个抬枪营!”

“谈何容易”邓惶摇摇头,告诉邓鷺,火炮製造成本高,运输困难,而且消耗弹药比较厉害,所以打造的並不多,尚方监主要是製造抬枪。

只是枪好製造,但火药有些麻烦,火药容易受潮,所以火药厂库存一直不多,而这两年主要战斗在辽地,尤其是东朝鲜公司,看到了火器的好处,不断高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