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三韩遇海贼
永元二年秋,汉军屠句驪所都,先后斩首九千余,俘虏男女以万,高句丽新王高乙被诛杀,骚扰大汉的高句丽旧王高宫虽然还没有找到,但他的妃子和八个儿子女儿都在山城之中,汉军也不客气,全部押送回洛阳,估计明年宫中又会多几个打杂的宦官奴婢大胜之后,汉军士气高昂,对周边的高句丽各部进行了一轮大清剿,听到国都一日被破,高句丽人嚇得魂飞魄散,四处逃跑,汉军则紧追不捨,准备恢復汉四郡。
也就在此时,辽东太守耿夔破大破高句丽军,俘高句丽统帅,斩首两千有余,耿夔获胜之后,率军东进,半路上听到寇標破高句丽都城的消息,这位汉军名將目瞪口呆,嘆息道,“小儿辈竟悍勇如斯!”
等到他来到尉那岩城,听说了战事经过,又现场观摩了火炮发射后,这位四十多罗的大將气急败坏,狼狠得拍著寇標,“祝贺”他的战功!
寇標虽然感到十分疼痛,但却满脸堆笑,朝廷让他押送火炮,听从耿夔作战,他倒好,独领一路大军直接灭了高句丽,耿夔心中不爽,发泄一番一点都不奇怪虽然一肚子不舒服,但耿夔当年依附竇宪,差点丟了吃饭傢伙,被冷遇了五六年,才获得了出镇辽东的机会,吃一堑,长一智,他也不能真正怎么样。
当然了,前提是寇標会做人,耿到现在还没有恢復爵位,而这一次攻灭高句丽,是非常大的功劳,虽然主要的仗是寇標打的,但他是耿夔的部属,耿夔也有一部分功劳,若是最后的匯报,寇標提都不提他,耿也夔绝不会答应!
寇標或许不是很懂政治,但寇淑对寇家的交代,他一直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当家的是邓氏,寇家要低调,所以他不可能独揽军功,而这样的灭国之功,斩俘这么多,多几个爵位容易得很。
所以在给朝廷的奏报中,他首先夸奖了两位辅政的將军决断之功,又夸奖了蔡伦制器之功,把自己自作主张东进,说成是耿夔的安排,又把吸引高句丽一部的功劳吹嘘了一番,反正人人都有份。
虽然心中还有一些芥蒂,但看在寇標献上的各种金玉的份上,耿夔也没有再计较,不过两个曲的炮兵必须给他一个,有了这玩意,对付山中不安分的土著容易得很。
在功劳问题协商明確后,汉军统帅们决定寇標在冬日驻守尉那岩城,明年雪化之后,
三路大军联手进攻高句丽,恢復汉四郡,同时攻伐那些附逆的部族,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罪魁祸首高句丽旧王高宫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户!
汉军大胜的捷报通过急递报告汉廷,应该递送入京的俘虏、高句丽王族使用的种种物品和那些立功汉胡首脑则等待朝廷圣旨,估计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动身。
討论到最后,自然就涉及到方余俘虏怎么解决,虽然辽东、玄两郡人口都不多,但大家都不愿意留俘虏在本地,否则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流亡。
但两郡人口又都比较少,而人口在这个时代就是財富,大傢伙自然又捨不得,耿夔眼珠子一转,我有办法!
而与此同时,吕戴则押送著一大批奴隶从西海大岛出发,沿著海岸线先到辽东沓氏县,然后沿看长山八岛到达琅琊港。
东朝鲜公司在咨氏和琅琊都安排了人,船队在沓氏中转补给一番,然后把人送到琅琊交给邓寇两家安排的人,由他们在汉地贩卖船到老铁山时,吕戴看到涇渭分明的海上分界线,心情大好,他笑著对身边的夏遵说道,“夏君,已经到了辽东,奴婢们可留在咨氏,等到明年春天,海上化冰运回琅琊!”
夏遵点点头,“一个奴婢值好几万钱,能少死几个也是好的,只是吾等得想办法打通西海大岛到琅琊的航线,否则太耽误时日了!”
“虽说白天有指南针,晚上有北极,但深海航行风险太大,万一遇到风浪,船只太容易沉默,沿著海岸线是最安全的!”
“吕兄说的也是,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吕戴想了想说道,“今年我们的人还是太少,等到明年,有更多的海船,也运来了更多的流民,吾等稍加训练,就可以登陆攻取那两个盆地,不用再窝在两个小岛上!”
“那两个岛可不小—
“哈哈哈,州胡確实是大岛,吾本来以为皇后所言能养马之岛不太可能,没想到竟然还真有一个大牧场,皇后难道能未卜先知吗”
“皇后应该不知晓有这样的岛,只是格物学者推演有这等需要,才会让我等搜寻,若是知道直接告诉我等位置即可,何必派出一个又一个探险队”
“確实如此!”
吕戴等人成立东朝鲜公司后,於六月间来到了琅琊港,而寇淑去年安排的探险队也恰好在那个时候返回到琅琊,然后传递了一大堆重要的消息。
秦汉时期就有到达乐浪郡的航线,探险队赶在渤海结冰前,顺利到达乐浪,沿著海岸线南下,此时正是冬天,顺风而行十分迅速,没过几天来到了三韩人所说的西海大岛。
这个岛相当大,南北长60多里,东西长20多里,与陆地相隔两里有余,潮水落差大,
多暗礁,这个岛多丘陆,土地肥沃,岛上的土著种植稻麦,山上还有人参出產。
而西海大岛的对面是一个盆地,三面被大山环绕,地势较为平坦,中间还有一条宽达一两里的大河,有水灌溉,土地相当肥沃,所以当地的土著种植著水稻,有大片农田。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个岛和这个盆地简直是天赐宝地,朝鲜营盘踞西海大岛,可以隨时登陆进攻东面的盆地,儘量攻下盆地,若是三韩人反击,盆地守不住,移民也可以撤回西海大岛防御,进可攻,退可守!
探险队与当地的三韩部落做了一番交易之后,继续沿看海岸线南下,不断打探沿海各部族的消息,寻找前往倭国的道路。
他们在南方又发现了一个盆地,这个盆地也属於马韩,等到了三韩的尽头,发现是其东也是大海,探险队转而向东,终於脱离了马韩的地盘,来到了牟韩之地,在牟韩一个港口,他们不仅遇到了倭国人,也遇到了一群短小,头,衣韦的州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