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190章 寇淑之野望

第190章 寇淑之野望(1 / 2)

第190章寇淑之野望

参观之后,刘胜、寇淑一行人返回汉宫,在回去的路上,寇淑不断思考著,东汉是一个非常冷门的王朝,而东汉中期更是冷门中的冷门,在这个时代,能让寇淑知道的少之又少。

寇淑知道东汉是外戚、宦官轮流折腾,百年羌乱,党之乱,科学家就是蔡伦、张衡,政治人物就是邓绥和奇葩的汉安帝,军事家是班超,还有那些在汉末三国大红大紫的人物,四世三公的袁家、杨家,还有曹操他爷爷曹腾,至於其他的,她真得不太清楚。

不过这两年观察下来,她怎么看怎么觉得现在的东汉帝国与前世太平洋对岸的灯塔国有些类似,都处在巔峰时期,相对周边拥有强大的生產力,都打遍周边无敌手,人民武德充沛,民风淳朴,动輒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大汉周边胡人不断渗透,灯塔国也有无数移民和偷渡客。

虽然体制有些不同,但大汉的外戚和官官轮流执政,与共和、民主两党十分相似,虽说大汉的轮流执政用的是枪桿子,每一次换庄都有无数人惨死,但灯塔国的选举也就稍稍进步了一些,虽死人不多,但么蛾子同样满天飞。

整天大吹特吹教化的大汉士人集团与实际治理灯塔国,几乎无处不在,创造无数gdp的律师又格外的类似,而等到百年羌乱爆发,一个掏空大汉的军事集团就將脱颖而出,这与灯塔国的军工复合体又何其的类似寇淑很幸运,她出现在大汉的巔峰时期,小小年纪就成为帝国最高统治者之一,虽然现在还没有拍板权,但影响力已经相当大。

但她也非常不幸,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大汉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利益集团,寇淑哪怕成为最高统治者,想重建大汉的政治格局,非常的困难,一个不小心,暴病而死,落水而亡的结局在等著她!

如果没有后世记忆,寇淑很清楚,她最多是邓绥第二,在不改变帝国利益格局的情况下临朝听政,一边扶持寇氏外戚,一边用宦官平衡,同时使用一些能力不错的官员,搞一搞政治平衡。

而她的治国手段也是有限的,想办法节约,若是钱还不够,那就卖官爵,儘可能多搞一些钱,支撑汉军討伐周边诸夷,等到凉州过来一个叫作董卓的年青羽林郎,找一个理由,砍掉他的狗头,以此让大汉多活几年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裱糊匠,与老佛爷並没有多大区別,不过谁让寇淑有后世记忆呢,她当然知道灯塔国度过国內危机的办法,对外就是通过大航海,不断扩张,而对內就是搞科技革命,发展生產力。

此时的大汉的核心区还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有一大堆百越,更南面的珠三角地区更是人跡罕至的流放地,朝鲜、日本还是部落时代,她完全可以通过搞扩张缓解內部矛盾。

而通过过去一段时间的种种操作,发展生產力这一艰巨的任务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寇淑不指望搞什么工业化,但达到明清时代的生產力水平就足够开发南方要想实现这一切並不难,但就到此为止了吗难道中国就搞不了工业化吗寇淑多次询问自己,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此时的东汉帝国怎么看怎么適合搞工业化。

这个时代的商品经济不算很繁荣,但东汉帝国比较弱势,小皇帝一个接著一个出现,中枢和郡一级的集权不够,各种商税並不高,甚至於没有食盐专卖。

但有意思的是,东汉帝国皇室通过少府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工矿企业,拥有大批高水平的工匠,皇帝本质上就是最大的豪强,而东汉帝国的地方治理竟然可以直达到乡,非常强大的组织能力。

这个时代虽然还有无数自耕农,但各地方已经有了一大堆地主豪强,这些人拥有大片土地,

这些地主豪强除了组织农业生產以外,也有自己的畜牧业和手工业,实力相当相当的强大,这些人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非常热衷於应用新技术,提升效率。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汉帝国人口只有几千万,而后世中国的核心区已经基本拿下了,北面已经设立了汉四郡,南面则搞出了交趾郡,绝对可以说是人少地多。

这一切一切都看起来非常类似於后世控制力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既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当然可以搞工业化,其著眼点就是钢铁业和纺织业,她准备通过不断的提升效率,將原来的手工生產一步步变成机器大生產。

机器大生產的效率是手工生產的无数倍,要想让生產出来的大量商品卖出去,就必须有足够的工业原料和市场,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挖铁矿、煤矿,大量的劳动力种植麻丝绸等经济作物,

这同样需要通过大航海寻找更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