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瞅对门,有个老婆婆正晒野菜,身子还算健朗,野菜晒了半个院子,走来走去虎虎生风。
这家看着也是个忠厚人家,不错。
刘璟掏出钥匙准备开门,猛地瞧东户的院门大敞。
一个须发斑白的老头儿穿着破衣烂衫,咳了两声,呸地吐出一口浓痰,抬起手在嘴边抹了抹,继续低头不知捣鼓什么东西。
刘璟皱了皱眉,这户人家……有点拉低水准。
但房子已然定下,且先看看再说,刘璟进了院子,挨个屋子转了一圈儿,找到了笤帚和抹布。
他先把屋里屋外扫了一遍,**起的尘土把他呛住,他才想起该扯块布蒙住口鼻。
他咳嗽得厉害,准备打水泼洒在院中降降尘,才发现一个问题,院子里没有井。
恍惚想起牙郎说过,巷子东头有口吃水井,就在槐树下,他自提了水桶出门,正碰见对门的老婆婆也出来。
“哟,你是新搬来的?”老婆婆热情地招呼刘璟。
刘璟点点头,往东指了指,顺势问道:“婆婆,水井是在那边?”
“对,你呀,往东走到头,再往南拐,一眼就能看见大槐树,水井就在树底下。”
老婆婆瞧刘璟手里就提着一只桶,立刻补道:“去一趟废的力气不小,你就提一只桶,单边手多难受哇,我有扁担,小伙子,你顺便也帮我挑桶水吧,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实在没有你们年青人灵活啦。”
刘璟爽快地答应了,“成!”
老婆婆高兴地将两手一拍,“哎呀,小伙子,你真是个好心人。”
她冲刘璟招手,刘璟阔步过去,拿了她的扁担和木桶,挑着去打水。
他好歹在军营中历练这么久,挑水简直小菜一碟。
刘璟打扫屋子,降尘泼地、桌椅清洗,一桶水可不够,那老婆婆占着一只桶是自己的,刘璟跑一趟,她就白得一桶水,蹭着蹭着就把自家水缸给装满了。
她自我介绍姓丁,不住地夸赞刘璟,对这新来的对门儿十分满意。
刘璟边干活儿,边听她啰啰嗦嗦地说起这巷子里头各家各户的事儿。
西户和刘璟猜测的差不多,是一对小夫妻,丈夫叫田光,一心读书考功名,媳妇儿伺候他吃喝,俩人生了个儿子刚八个月。
刘璟最感兴趣的东户,丁婆婆说起来撇嘴撇得嘴都快歪了。
“那孙老头儿邋遢得很,他家老婆子两年前就死了,从那往后,没人管孙老头儿的吃喝拉撒,哎哟,天天穿得跟叫花子似的,上街买一笼包子吃两三天,天热的时候,包子发毛了也不扔……”
丁婆婆话里话外尽是嫌弃,但刘璟听完,觉得孙老头儿至少不是什么品行不端之人,也算幸事,到时叮嘱自家小傻子别去招惹就是了。
说完了巷子里的家长里短,丁婆婆又把话题转到了刘璟身上,问他年方几何、哪里人氏、干什么的、是否娶亲、家里还有什么人……
刘璟一句话也不想答,他嘿嘿一笑,提着脏兮兮的抹布,向丁婆婆问道:“丁婆婆,你家的皂角能否借我使使?我这刚来,东西还没有备齐。”
丁婆婆听他要借东西,立刻哎哟哎哟两声,“不巧得很,我前晌刚洗了满盆子的衣裳,天热了,一股子的汗味儿,衣裳都洗不及,皂角也祸祸完了,我正发愁呢,真是对不住了。”
刘璟了然地答话:“无妨,我再问问其他友邻。”
丁婆婆嗯嗯啊啊地点头,拎起自家扁担就走了。
刘璟憋着笑摇头,这丁婆婆虽是热心肠,可太爱占小便宜,她可别栽到他家那个小傻子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