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2)

哪怕是眼前的李西北,也只能称作有潜力。

基础扎实,但还不够,毕竟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不能只会做阑尾手术。

就在眾人提出质疑时,李西北很有穿透力且自信的声音再度在办公室內响起,“如果需要的耗材到位的话我可以!”

李凡和陈光耀冷哼了一声。

真以为內镜操作那么简单,自己看了就会

小伙子还是太年轻。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他真的会做这个手术,难道要把第一例手术放在关注度如此之高的病人身上虽然说高风险高回报,但也有可能是站得愈高摔得越惨。

对待生命和医学还是要隨时保持敬畏和谨慎的態度,否则就有可能是摔得粉身碎骨的下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他们看来李西北並不知道。

孙茂此刻已经完全懵逼!

他刚回去恶补完小切口阑尾的相关知识,原本以为自已和李西北的距离越来越近,没想到却越拉越远。

仿佛回到高中时候,自己挑灯夜战也永远赶不上上课睡觉的学霸!

孙茂体会到这种痛,从上学开始就从来没有在他身边离开过。

心痛,

心塞。

心肌梗死....

秦月也表示怀疑,她在沪市读研时,属於东南片区数一数二的瑞金医院也没有开展这项技术,

比自己小一级的李西北能做

这不合理。

王海习惯性擼了擼衣袖,跟黄齐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黄齐身体微微前倾,看著李西北,几乎想要马上站起,语气中带著几分欣喜:“李医生,你现在先把方案做成ppt,一会专家討论的时候你跟王主任一起去,参加討论前先发给我一份。

还有小切口阑尾手术也做一份,重点展示手术效果,可以把病人的术后的切口情况直接附上,

这样更加直观。

现在我们先去看看昨天小李做的小切口阑尾手术的患者。”

她確实被李西北的话鼓动了!

现在为止,儘管黄齐还不能完全確定李西北是否能做內镜逆行阑尾治疗,可有方案就有希望。

作为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学科带头人,她很清楚李西北点子的含金量,只要把这两个方案在討论会上一提出来,至少在想法上就独树一帜,至於能完成內镜阑尾治疗的人全国都屈指可数,

若是市里请不到相关专家,还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小切口手术或者是腔镜手术。

这是急诊外科组建起来后,第一次参加专家討论。

机会来之不易!

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扔一记响炮出去。

现在就看李西北的小切口阑尾手术做得到什么程度了。

血管外科医生办公室內。

聚集著三大普外科的精英团队。

普外三科主任贺映红、普外二科主任杨暉,普外一科主任贾从阳,齐聚血管外科办公室。

陈鈺坐在大圆桌的上位表情严肃,郑重道:

“叫各位来的原因是贾主任特需病房的一位特殊患者。

这个患者叫唐晴雪,昨夜突发阑尾来我院住院治疗,其人身份特殊不方便透露,经过院长指示,要我们务必儘可能满足对方的要求。虽然手术很小,不过能够爭取到手术机会,將会对医院外科的发展有很大意义,所以我现在提前通知大家。

病人也有自身的要求,不留疤,恢復快,大家根据这些要求提前做好预案。

现在各位主任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贾从阳想了想,率先说道:“陈院,既然病人都住在我们普外科病房,乾脆叫急诊科把病人直接转到我们科,急诊科那几个人的手术水平,大家都清楚,这种手术也轮不到他们。”

自从急诊外科开展起来后,普外失去了相当一部分的急诊病人,使得普外科的关係跟急诊科一直不合。

至於手术水平,贾从阳有著绝对自信。

虽然目睹过李西北的小切口阑尾手术,但这样重要的场合,医院明显也不会交给一位急诊科刚入职的住院医。

普二主任杨暉微微頜首,明显也是这个意思。

反观贺映红却没有说话。

这种场面让老贺很尷尬啊,虽然他是普外科的一份子,但是就私下交流贺感情来说,自己可是向著急诊外科的啊。

你们这.....

开这样的会喊我干嘛

不知道我是臥底嘛

陈怀皱了皱眉头,警了他一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慢道:“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这次的专家討论,黄齐也极力爭取到了急诊的討论名额,病人自身的意愿也是倾向给急诊那边手术,转科的事情暂时还不好办。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拿出一套足以使人信服的手术方案,拿下病人的手术权,病人最后住在哪个科其实就是次要问题了。

普外二科主任杨暉笑眯眯的道:“要我看手术肯定是首选腔镜的,老贾是我们医院中最先开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这次手术就让他来。”

杨暉主攻的方向是肝胆胰外科,平时也是以开腹手术为主,平常接触最多的手术是急诊胆囊炎,且从陈鈺专科化发展的观念来说。

阑尾手术交给胃肠和结直肠为主的普外三最为適合。

“贾主任意下如何”

陈鈺没有问贺映红的意见,而是准备直接拍板。

贾从阳笑笑:“既然几位主任都没有意见,那就由我接手吧。我会全权准备好相关的病歷以及资料。”

装你妹的大尾巴狼。

前几年还跟三一样,现在尾巴翘上天了。

贺映红在心里暗戳戳骂道,对於这样的情况。

他早就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