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第110章

“不错,不错!”

当从管床医生手里接来病例卡,瞧清楚上面的用药后,王海心里那个高兴啊,把东西还回去,

又著重检查了一下小傢伙的其它情况。

恢復的不错!

照这个情况看,过不了多久就能安排出院了。

“医生,我侄子是不是已经没事了”看到王海主任的表情,刘一伟的婶婶脸上多了几分喜色。

对於李西北的手术,王海没有吝音自己的夸讚:

“李医生手术完成的很好,这孩子现在暂时脱离了危险。不过做为家属你们也不能大意,要做好术后的护理。

有什么不懂的,要及时跟我们的医生护士沟通。”

“哎,谢谢你们。”

得到主任的肯定,女人信心大振。

病人家属的態度让王海查房的兴致越来越浓王海一走动,眾人自觉让出一条由白大褂排成的笔直道路,道路的尽头是13床的患者吴芸。

守在吴老太旁边的依旧是老三,看到眾多医生过来,他自觉走到床头的角落里。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患者的切口。”

王海揭开患者切口的敷料,“標准的剖腹探查切口,你们应该都不陌生吧但是一一他话锋一转,抬高了语气。

“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李医生用这个切口,同时完成了胃穿孔修补术和阑尾切除术两个操作,

这一点非常难得!你们没事的时候可以跟他多探討探討手术的操作细节,在技术面前达者为师,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王海用非常平淡的语气说出,

却引得场中一片譁然!

就连急诊內科的医生也开始不淡定了!虽然不接触外科很多年,但是他们在医学院也学过基础的解剖学。

阑尾和胃一个在右下腹一个在左上腹!

怎么可能只用一个六公分不到的口子,就可以同时完成这两个方向截然不同的手术操作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件事从主任口中吐出来,显然不会是空穴来风之谈,稍作分析他们便还原了部分现场。

这小子是盲操!

嘶!

有人没忍住倒吸了口凉气,转而扭头看怪物似的看著李西北。

就算是在浦医急诊,乃至整个外科,敢无视野盲操的医生绝不会超过一手之数。

这其中的难度实在太高了!

在自身足够丰富经验的同时,也需要对指部触诊的绝对把握,更需要任何一位外科医生都梦寐以求的稳健操作。

这些缺失了任何一个,这台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几乎都为零。

难!

实在是太难了!

大家再度看向李西北时,眼神里充满了艷羡。

李西北也不以为意,继续低头在写画。

对於查房他没有表现的格外专注,今天早上才跟著王海溜达了一圈,再加上之前的几次,他对查房的流程大致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而现在他发现另一个格外有趣的东西,正在飞速计算。

准確的说。

是在等被验证。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觉得不可能,但这確確实实就是事实。外科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手上功夫,所以我想请各位好好的去练一练自己的手上功夫,李医生能做到你们一样也能做到。”

王海说这番话的时候,自己也有点虚,但是主任的气质在,每个字都显得很有感染力。

说完话,他又用眼神巡视了一圈,发现大多数人都在盯著自己,摆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王海顿时觉得自己心臟泵血量剧增,全身就要膨胀起来。

怎么回事

这当大科主任的感觉有点小爽啊。

“李医生,你在记录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

王海看见李西北三番两次在摆弄自己的写字板,终於提出批评,他一向提倡赏罚分明,年轻医生做的不好的地方,肯定要指出来。

尤其当著全科医生的面。

自己如果视而不见,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偏祖。

李西北又写了几秒,最后將笔收起放进白大褂的口袋里,隨即把手里的纸板交给王海道:“这是我按照尿比重,为刚才那两床患者计算的补液量,输液种类和顺序也在上面了。“

“嗯”

王海煞有介事的嗯了一声。

接过纸板定晴一看,发现纸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而这些东西,除了最后的输液顺序和输液量,其它的他根本看不懂作为科副主任,王海已经不管病人好多年了,手术水平直线上升的同时,计算水平却是直线下降。

最关键的是,以前的教科书上也没写这东西啊!

“是还可以,张主任,你怎么看”王海假装肯定,把纸板递给急诊內科主任医张茹,心想道:你们內科天天捣鼓用药输液啥的,应该能看得懂吧总不能被一个毛头小子给唬住吧

果然,张茹看到这些计算公式,脑子先是一懵,隨后终於在陈旧的记忆里找到了这个算法的由来。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那会张茹去京城协和医院急诊icu进修时,確实在见过这种算法,不过当时她觉得挺鸡肋,没有放在心上。

这小伙子是怎么学会的

而且这种东西,现在的大学应该也不教了才对!

念如泉涌,张茹不由得用一种惊讶的眼神看向李西北。

王海看到张茹的眼神,像是有了眉目,赶忙问了一句:“张主任,怎么样小李算得对不对。”

张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確实是可以用.....

按照尿比重计算输入晶体胶体的顺序,的確可以帮助休克病人更好的纠正內环境紊乱。”

王海瞳孔一缩!

还真可以。

这小子简直就全才啊,不但手术学得快,照这样看,他对管理病人也有著独属於自己的一套理论。

张茹也陷入沉思。

这种方法也不是说不好用,就是计算太繁琐。

自己当时进修时学会了,但后面长时间不用,很快就忘记了。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急诊抢救那么紧急,谁有空做这么复杂计算许多人在高考报志愿时选择学医,不就是想避开高数,线性代数之类需要计算的学科么。

对於医学出身的人来说,那几套蓝色生死恋就够自己背的了。

还要记这些公式脑子够不够用另说,大多数时候掌握基本的补液原则,跟计算出来的也大差不差。

王海虽不懂这些,但不影响他高兴!

老王医生带头鼓掌。

“张主任说得好,就按李医生说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