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办公室的窗开着,透过窗却没看到人。
何保国没看到,王主任走出了街道办,往95号四合院而去。当王主任来到四合院时,易中江两口子已经搬走了。
这次来四合院,王主任是通知一下让贾张氏来照顾老太太。也是老易争取到的。
王主任选择了相信老易这次。
但听说贾张氏还病着,能照顾老太太吗?
于是,王主任来了四合院也就先去看贾张氏。
当王主任看到贾张氏时,贾张氏也就‘精神’了不少。
看贾张氏的样子,照顾老太太应该是可以的。
“王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老太太。”贾张氏保证着。
虽然她贾张氏以往做过不少错事,但她洗心革面了,大家就看以后。
对于贾张氏的态度,王主任还是认可的,也就勉励了几句。
“王主任,我不要这张丫头照顾我~”老太太闻讯过来。
知道王主任竟是要让贾张氏来照顾她,这可把老太太吓的。
“老太太,是你们这院易中海提议的,我觉得还是可以相信他,你也不要用老眼光看人~”王主任说着,然而,效果却不大,老太太还是坚持不要贾张氏照顾她。
然而这次王主任却没听老太太的,都听了几次了,这次她做主了。。
“老太太,这以后就我来照顾你了。”贾张氏满脸笑容的对老太太说。
而老太太坐在院子里,却一声不吭。
街道办王主任这次听了老易的,就让贾张氏来照顾老太太。
老太太她反对也是没用。
可不能说人家王主任不尊重她。
要知道,王主任可是尊重老太太太多次了。
这尊重也有个限度。
最重要的是,老易说老太太她有些老糊涂。
王主任是相信老易的人品,既然老易说老太太老糊涂了,又推荐贾张氏来照顾老太太,王主任考虑了一番,也就同意了。
至于老太太的意见,不能说不重要,但毕竟她老糊涂了。
既然老太太她都老糊涂了,哪还能什么都听她的,这也不是为她好。
反而老易还是比较靠谱的,
老易他如果不靠谱能被选为一大爷吗?
并且,在老易身上的荣誉也是不少,例如先进工人,道德楷模,乐于助人……
老太太她现在不理解,但时间长了会明白的。
对了,易中江两口子搬走,贾家也就空出来了。
老易和贾张氏也就住回贾家。
贾东旭两口子,棒梗小当,住大屋
至于老易收养的孩子,也是住在贾家。
这么一来,贾东旭两口子也是舒服多了,觉得一下子宽敞了不少。
院里各家也少不了谈论。
贾张氏照顾老太太?大家都同情了下老太太。
要是贾张氏能好好照顾老太太才奇怪。
多年邻居,对于贾张氏是个什么人,大家都清楚不过。
就算贾张氏这段时间有改变,改变也不可能太大。
傍晚。
何保国下了班回到大院就看到围了一群人。
这是有热闹看?
今天贾张氏开始照顾老太太。
所以,是贾张氏整出了点幺蛾子?
贾张氏照顾老太太,整出点幺蛾子不奇怪,何保国也一点也不会意外。
而贾张氏要是好好照顾老太太,何保国反而意外。
不过,就算贾张氏好好照顾老太太,也肯定坚持不了几天。
推着自行车,何保国来到院子里。
却是老太太在院子里诉苦,说贾张氏没好好照顾她,而贾张氏则是反驳。
不少人围观,很多都是看热闹。
三个管事大爷都不在,老易和刘海中都是没下班。
三大爷倒是下班了,但是跑去钓鱼了。
今年老大哥展览馆开始建,轧钢厂也成立了几个援助小组,刘海中是锻工小组的组长,肩上的担子还是不轻的。
这时,也有人在劝老太太。
“老太太,我妈这还病着,她病还没好就照顾你,不周到之处,你也体谅一下。”
马荷花开口就是帮婆婆说话。
老太太可是气坏了,贾张氏她就是装病。
然而,老太太却没说出贾张氏是装病。
毕竟贾张氏都装了这么多天了,还没少喝药。
现在因为照顾老太太不周到,老太太就说贾张氏装病,这让大家怎么看?
再看贾张氏,这时又装上了。
如今,院里的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贾张氏病着。
于是,当马荷花的话一出,也有好些人开口为贾张氏说话。
“一大妈这还病着,她气色差。”
“老太太,你也体谅一下,一大妈也不容易。”
“等一大妈的病好了,肯定会更好的照顾你。”“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大家都不容易,要互相体谅啊!”
“老太太,你也别用老眼光看一大妈了,我看她改变了很多,已经洗心革面了。”
“正所谓近朱者赤,在一大爷的影响下,一大妈也变好了。”
看到不少人为她说话,这可把贾张氏乐坏了。
此时,贾张氏心情大好
就是这样,她贾张氏虽然没好好照顾老太太,但她病着呢!
所以,老太太就该体谅一下她。
而老太太体谅了一下之后,以后再体谅一下,而都再体谅了一下,也不介意再多体谅体谅
至于她贾张氏的病,以后怕是好不了了,受不了刺激,干不了重活,不能冻着,不能饿着,不能……
老太太气的举起拐杖就打贾张氏。
贾张氏没敢还手,但胖胖的她却灵活走位,使老太太的攻击都落空了。
打了几次都没能打到贾张氏,老太太更生气了。
老太太就知道贾张氏不可能好好照顾她,果不其然。
也不是说贾张氏没照顾她,照顾还是照顾的,但这院里估计没人会比贾张氏照顾她更差了。
这时,几个人也就拉着老太太,还有人在旁边劝着。
“老太太你放心,我回去就好好批评她。”
老易满是严肃地对老太太说。
当老易下了班一回到大院,老太太也就来告状,说贾张氏不好好照顾她,如何如何混账。
听了老太太所说,老易很是‘生气’,冷着脸就回家去批评贾张氏。
贾家。
老易回到家也是真批评了贾张氏,只是没多大效果就是。
贾张氏就不怎么怕老易。
其实老易自己也清楚,想让贾张氏好好照顾老太太,就不太现实。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除非一步步来。
批评一下贾张氏,兴许贾张氏明天能对老太太的照顾稍微好437点。
这次贾张氏也没和老易吵架,她还‘病着’,又‘照顾’了老太太一天,哪有精力和老易吵架?
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贾张氏还是颇为满意的。
随着照顾老太太,贾张氏可以捞些好处,又得了个好名声,赚翻了。
而贾张氏照顾老太太,这对老易来说也有些好处,不然老易也不会支持贾张氏来照顾老太太了。
如果没老易帮着,贾张氏根本没机会照顾老太太。
贾张氏没和老易吵架,老易虽然批评了下贾张氏,但话他没说太重。
只是让贾张氏能稍微用点心照顾老太太。
其实,老易这主要也是做个样子给老太太看。
老易他的人设可不能崩。
实际上,这在老易意料之中。
贾张氏只要不太离谱就好。
仅仅对老太太的照顾不够周到,这在老易看来是小事。
做个样子,应付一下老太太也就行了。
往后照旧都可以,时间长了,老太太肯定能习惯。
当然,贾张氏对老太太的照顾稍微好一点也行。
批评了10分钟左右,老易觉得可以了。
“给你儿子洗尿布去。”贾张氏手一指。
老易也就乖乖去洗尿布了。
他自己收养的孩子,他照顾的可是不少。。
南锣鼓巷,街道办。
一群小脚大妈坐着小板凳,嗑瓜子,唠家常。
聊着聊着,也就聊到了95号四合院的贾张氏和老太太。
“看来95号院的张氏真是变好了。”
“她男人是易中海,公认的老好人,她能变好,易中海功不可没。”
“谁知道她是真的变好还是装的。”
“我可是听说了,她生了一场大病,到现在都还没好,走几步路都快喘不过气,却还愿意照顾老太太,她能坏到哪去?”
“对,生着病还照顾老人,能坏到哪去?”
“咱们以往都对她有偏见了。”
聋老太太在南锣鼓巷也是众所周知的人物。
而贾张氏也是街道的‘风云人物’,背后有人称她为南锣鼓巷第一搅屎棍。
可以说,贾张氏的名声并不好。
但随着贾张氏照顾老太太,她的名声有了反转。
如今,街道是传开了,贾张氏她洗心革面了,自个儿大病没好还照顾老太太,这值得大家
学习。
没错,有了向贾张氏学习的口号,只是还不够响。
大家都一致认为贾张氏能变好都是因为老易。
老易在南锣鼓巷的名声也就更好了。
不远处,何保国骑着自行车经过,就听到了街道办几个大妈的闲聊。
没想到贾张氏的名声竟然越来越好了。
可以说,贾张氏如今是名利双收了。
不得不说,老太太的作用还真是大。
而贾张氏这就算用好了老太太。
至于老太太,不用说也知道很气愤
除了何保国听到,贾张氏的儿媳马荷花也是听到了。
婆婆的名声越来越好,马荷花也很高兴。
毕竟贾张氏的名声太差对马荷花也没好处。
当然,随着贾张氏的名声变好,要拿捏马荷花也就简单了。
但马荷花还是愿意看到她婆婆名声好。
不过,她婆婆就是装的,现在是人设不错,但她婆婆能一直装下去吗?
她婆婆不是易中海。
想归想,马荷花还是赶紧回家去。
“老太太,你这些衣服我看也不脏,还能继续穿,就不用洗了吧!”贾张氏看着老太太的脏衣服,却不想洗。
贾张氏她本就是好吃懒做。
洗衣服?
在家都不想洗,给老太太洗?
衣服脏一点也不是不能穿,洗什么洗?
老太太忍不住就骂贾张氏了。
就是这么照顾她老太太?
贾张氏自己身上的衣服倒是挺干净。
而老太太这些脏衣服要是继续穿,老太太实在受不了。
被老太太骂,贾张氏也不乐意了。
她贾张氏还生着病呢,老太太是一点都不体谅她,竟然还要她洗衣服,太欺负人了。
“老太太,这就是你的不对,我本来也不想多说,你对我有些误解,这我也不在意,但你要是这么说,那咱俩可就要好好掰扯掰扯了~”贾张氏说着。
颠倒黑白,一通歪理,这对贾张氏来说都是常规操作。
总之,老太太和贾张氏讲道理,贾张氏和她耍无赖,老太太和贾张氏耍无赖,贾张氏又是歪理…
加上贾张氏还装病,老太太脸色是越来越黑。
老太太也跑去街道办,强烈要求王主任给她换个人,谁都可以,就是不要贾张氏。
然而,王主任还没说什么,街道办的一群大妈就做老太太的思想工作,
换人暂时是不能换人了。
就先让贾张氏照顾着吧!
而老太太找老易,老易也是装模作样的批评一下贾张氏。
至于刘海中和阎埠贵,以及何保国,也都是劝老太太多体谅体谅。
现在这样,其实也挺好。
“老太太,我妈病还没好,你多体谅,别和她一般见识。”马荷花回到大院,看到老太太生着气,也就笑着说。
看马荷花在笑,老太太就想撕烂她的嘴。
贾家这对婆媳都不是好东西。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太太暗骂着。
不过,老太太可没认命,贾家也不是铁板一块。
老易一直想和贾张氏离婚,夫妻关系并不好。
至于贾张氏和马荷花这婆媳也关系没多好。
贾东旭和马荷花这两口子也关系不好。
看贾东旭不顾家就知道了。
并且,贾东旭对马荷花的2个孩子是漠不关心。
她老太太完全可以找机会挑拨离间,让贾家内讧起来。
只要贾家内讧起来,贾张氏还有心思照顾她?而贾张氏不照顾她了,总不能没人照顾她吧?街道办肯定要换个人来照顾她。
所以,破局其实不难。
心中有计较,老太太却不动声色。
老太太藏器于身,伺机而动。
贾张氏这点道行在她面前还不够看,她老太太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吃过的盐比贾张氏吃
过的米都多。
至于马荷花,老太太自信也能对付。
比较麻烦的就是老易了。
要算计老易,难度可是不小。
“你婆婆这病,还是要多吃药,对了,老太太我认识个老中医,有很多偏方,可以给你婆婆好好治一下。”老太太一脸认真的说。
而贾张氏脸色却是一黑。
这个老太太,怀着呢!
贾张氏既然装病,老太太也就能从贾张氏的‘病’上来搞点事。
让老太太体谅贾张氏?好,贾张氏病没好,她老太太可以体谅,但既然贾张氏照顾她老太太,她老太太是不是也该多关心关心贾张氏的病?给贾张氏介绍几个偏方多的老中医,这也是为贾张氏好。
什么?贾张氏不好好接受治疗?这可不行,必须好好说她。
看老太太的脏衣服不少,也实在是脏了,继续穿可不好。
马荷花为了个好儿媳的人设,给老太太洗衣服。
按说应该是贾张氏来洗的,马荷花这就是为贾张氏洗。
既然马荷花愿意当个好儿媳,贾张氏当然没什么话说,反正不要她洗就行。
但马荷花明显没洗的太干净,也就简单洗洗。
这年代洗衣服都要用搓衣板,衣服使劲搓,力气小的就很难洗干净。
马荷花没给老太太的脏衣服洗干净,也是她省点力气。
其实,贾张氏的力气可比马荷花大,毕竟贾张氏这胖胖的。
然而,贾张氏虽然有些力气,但她舍不得用啊!
让贾张氏用点力气,不是骂就是抱怨。
不对,在厂里偷粪时,贾张氏肯定舍得用力气,而且还是高兴的用。
老太太也看出马荷花就没洗干净,但好歹帮她洗了,这就比贾张氏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