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浩然儒圣 > 第146章书院过往,亚圣叛逃?位列三公?

第146章书院过往,亚圣叛逃?位列三公?(1 / 2)

一路之上,苏浩然终于问出了心中最为疑惑的问题。

“二师兄,咱们书院,跟国子监向来都是如此不对付吗?是为什么?”

苏浩然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冬白湖愣了一下,一脸古怪地看着苏浩然,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小子到底是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吾向来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所以不怎么打听外面的事情,更不知道国子监与书院之争。”苏浩然章口就莱。

冬白湖带着苏浩然走向远处刷着红漆,檐角雕刻着猛兽的大殿,

“边走边说吧。”

冬白湖谈起儒道大事,一时间也少了那一股大碴子气,只是眼神迷离,声音淡漠,

“国子监与书院的恩怨,要从很久之前说起。千年以来,儒道大盛,书院之中更是诸圣并起,各家学派,如雨纷纷。”

“这本是好事,但是后来,渐渐演化成了争斗,谁都不服谁,谁都想要排除异己,成为儒道正统。”

“当时的国子监还比较卑微,嗯,毕竟我应天书院才是正统传承,自圣院而来的正统传承,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向往!”

冬白湖说到这里,十分得意,非常荣耀,但是他又忽而有些落寞和悲怆,

“但是,就在两百年前,书院出现了一尊实力极为强大的亚圣强者,世称于亚圣。他所持乃是三纲之论,簇拥众多。

但是当时书院之中,强者众多,他的学术又是断章取义,违背圣人之论,所以并不为其他大儒所容。

但是于亚圣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术得以推广,竟然叛离书院,带着大批学生,转投国子监,成为国子监祭酒,后更是成为了太子太师。”

苏浩然眉头一挑,震惊不已,

“亚圣叛逃?还成了太子太师?”

“国本已定,实力至强,权倾朝野的那个亚圣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

冬白湖叹了口气,沉重地点头道:

“没错,自从那位亚圣权倾朝野之后,更加全力宣扬自己的学说,再加上朝廷支持,甚至已经摆明了只要是国子监出来的,就可以仕途亨通。”

“所以天下学子,为了能够入仕,纷纷拜入国子监名下,这才让国子监这后起之秀,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即便是应天书院,也感到了巨大的危机。”

苏浩然沉默片刻,又道:

“那个亚圣,所持何等言论?竟然如此之多簇拥?又能够得到朝廷扶持?”

冬白湖深深地叹了口气,无比无奈道:

“所持之论,乃三纲之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我等读孔圣之书,所学皆是天理人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国子监那些人的言论完全是违背圣道,一心媚上而已!”

“就是朝廷觉得这样的学说有助于他们的权力,而独断专行,才会导致现在上元国日渐衰落。

一群畜生,为了名利,不顾天下苍生,不顾圣人教诲!”

冬白湖一说起来此事就非常激动,这五大三粗的蛮族王子,心中却也怀着万千生民,

一时间,就连苏浩然心中都感慨不已,就连蛮族王子都如此心怀天下苍生,为什么偏偏反而是那位端坐宫中的所谓“君父”在倒行逆施呢?

苏浩然这时候才对之前的事情稍稍有些明了,难怪之前在云崖县的时候,白蒙和王琏都表现出对“愚忠于君”非常鄙夷的态度,原来是这样啊。

本来应天书院千年以来,欣欣向荣,后来被于亚圣这一手背刺,断却了书生的脊梁,

这才到了后来,读书人流传着“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的说法。

虽然对那位于亚圣苏浩然心中也十分鄙夷,但是于亚圣这一手却也是扎在人心上了,看准的就是许多人不甘于学术,都想要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