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河眼睛一亮,忙唤来全家人跪听。
石头上金光流转,一行行医诀药方凭空浮现,从望闻问切的基础到草药配伍的精妙,密密麻麻爬满石面。
随后这些自己化为光柱,窜入五人脑子里面。
陈长云提笔抄录,指尖触到纸面时,竟能感觉到字迹里的灵气流动。
“切记,此书不可外传。”石头上的字迹陡然加重,“待你药铺站稳脚跟,再传炼丹之法。”
接下来的两个月,陈家的灯总亮到深夜。
陈长云对着医书逐字批注,陈东林和陈念辨认药草图鉴,刘玉芹则抱着陈长盛,听陈河念叨药材的性味归经。
有时念到晦涩处,陈河便去问仙石,石头总能给出浅显的解释,像位耐心的先生。
渐渐地。
书页上的草药图谱与三里村周边的草木渐渐重合,陈河指尖点着“蒲公英可消痈肿“那句注脚,心中谋划。
忽然抬头道:“这医馆不能凭空开。“
刘玉芹抱着襁褓中的长盛,眼神亮起来:“你的意思是......“
“我得'走'两个月。“陈河摩挲着书页边缘,“白天进山认药采药,晚上回来琢磨医理。村里人问起,就说我去镇上拜老大夫学艺了。“
“爹以前最喜欢瞎吹牛,叫别人听去,觉得爹不干正事,可爹如何将你们养大,你们是知道的。”
“所以我离开的两个月,肯定少不了村里面人的嘲讽,说了便由着他们说去,若是真真儿欺负了,不伤皮肉的,也忍下来!”
三兄妹齐齐点头,陈东林拍着胸脯:“爹放心,家里有我们盯着!“
次日天未亮。
陈河钻进长寿山的第一日,露水打湿了裤脚。
他蹲在向阳的坡地上,指尖抚过蒲公英带锯齿的叶片,与医书图谱比对再三,才敢连根拔起。
竹篓里很快躺着艾草、苍耳、紫苏,都是医书里标注的常见药草,可他仍不敢大意,每采一种便在心里默念三遍性味。
仙树给的医书字字带灵气,记错半分都觉亵渎。
深里回家时,竹篓底沾着的泥点蹭在门槛上,陈河慌忙用布擦去。
日头爬到树梢时,五婶去溪边洗衣,见着刘玉芹独自在田里薅草,便扬声问:“河哥呢?这大忙天的不见人影。“
“他......他去镇上寻个营生。“刘玉芹手底不停,声音却有些发虚。
这话像长了翅膀,傍晚就传遍了三里村。
二弟家的媳妇站在晒谷场边,故意扯着嗓子喊:“有些人啊,自家婆娘刚生了娃,田里稻子快荒了,倒想着往外跑,怕是想躲懒吧?“
这一年,自从三兄妹开始修行,田里和海里,确实渐渐荒废了。
一家人只保持着三兄妹修行和维持生计的基本日常劳作。
收成比不上别家,也便慢慢传出来陈河生了老四,供不起,开始不背一家之主的职责了。
陈东林攥着镰刀冲出去,被陈长云一把拉住。
“二弟!“陈长云压低声音,“爹说过,忍。“
陈念抱着陈长盛站在院门口,小脸上满是倔强:“我爹是去学本事了!“
“学本事?“二弟媳妇嗤笑,“怕不是学了两手骗人的把戏回来!“
刘玉芹听见了,只是将四个孩子带回家中,关上门来,不听不看。
“没事儿,孩子们,等两个月后,让他们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