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347章 普鲁士的退让跟奥地利对日方针

第347章 普鲁士的退让跟奥地利对日方针(1 / 2)

1868年春。

柏林城外的郊区别墅里,普鲁士内阁正在进行一场关键会议。

卢森堡问题持续一年了,迟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双方都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虽然偶尔有人擦枪走火的事件,被媒体宣传成开战前奏,但最终还是没有爆发战争。这场危机就像一根悬在欧洲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长期的边境警戒状态,让普法双方的军费开支剧增,法国毕竟是世界第二帝国,底子好,财政强得多,不怕耗下去,而普鲁士方面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他这个类型的强国,更适合打一波流,而不适合打持久战,就是持久对峙一段时间,也感觉肉疼。

普鲁士的首相安东亲王拿着财政大臣罗伯特·冯·帕托伯爵给他的军费开支表,深感头疼。

这些数字令人震惊——长期驻守边境的普鲁士军队每月消耗的军费足以建造数所新工厂或铺设数十公里的铁路。

“要是我们和法国人各退一步如何?”安东亲王放下文件,抬头望向围坐在橡木长桌旁的内阁成员们,语气中带着罕见的疲惫。

“这点不太可行。”战争大臣罗恩第一个摇摇头,“首相阁下,近东战争结束之后,欧洲的焦点只剩下了一个,现在整个欧洲都在观看普法角力,谁要是后退一步,国内民众的情绪怎么安抚?”

工业大臣阿古斯特·冯·德·海特边整理着胸前的领巾,边慢悠悠地说:“我估计至少我们都下台是肯定的了。”

一位大臣不阴不阳地说道:“尽管我们是国王陛下任命的,但这么大的退步,总要有人背锅才行。”

“问题是,国内的经济已经被长期对峙搞得消极了不少。”财政大臣帕托伯爵紧皱眉头,“英国人那边断了我们的投资,我是拿压箱底的钱才勉强让国内的基础建设工程继续干下去,要不然铁路那边都要停工了。”

“伦敦会议那边,我们也谈了很长时间了,没谈出个结果来,法国人那边也太顽固了,而且我觉得英国人大致上是站在法国人那边的。”外交大臣伯恩施托夫男爵嘬了一口雪茄,吐出口烟雾,“加上这次英国人给我们撤资,恐怕是这样的。”

“英法什么时候好的穿一条裤子了。该死的。”

首相安东亲王抿着嘴苦思良久,“要不然,我们还是不要了吧。卢森堡驻军权力。但同时,法国人不能进驻卢森堡,就让它成为永久中立国。”

“各退一步。”他补充道,似乎在给自己的决定找个合理的解释。

外交大臣伯恩施托夫男爵摇摇头,他的指间夹着那支燃到一半的雪茄,“首相大人,这个我跟法国特使提过了,但是那帮法国人都是一帮犟种,谁也不知道他们吃错了什么药,非要卢森堡这个小地方不可。”

“他们上次提出的条件是,我们必须无条件撤军,而且不能对卢森堡的未来发表任何意见。这简直是在羞辱我们。”他补充道,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战争大臣罗恩敲敲桌子,“兵家必争之地,地方虽小,却是很重要的。从军事角度看,卢森堡是通往法国腹地的门户。谁控制了它,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对峙下去了。”首相安东亲王一握拳,“王国现在兼并了这么多土地,需要的是和平发展,而不是战争,这样对峙下去,我们的工业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

“看看这些工厂,”安东亲王指了指窗外很远处的黑烟,“先生们。这才是普鲁士的未来。不是边境上的堡垒,而是工厂和铁路。”

“那您的意思是?”

“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让法国人买洛林地区的一小块土地,默尔特-摩泽尔省可以还给他们,让他们出钱购买。”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战争大臣罗恩一头雾水,“首相大人,您今早上没有生病吧?未战先降??那是我们通过战争得来的啊。”

“我捉摸了很长时间,我觉得现在王国的外交困境就在于和法国的矛盾。”首相安东亲王起身,扶住桌面,环视四周,“只要普法矛盾解决了,那么王国至少可以获得二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有这段时间,王国势必可以发展成欧洲工业强国,要知道,现在工业力量,比那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重要多了。”

“英国花了一百年时间建立他们的工业基础,而我们如果现在全力以赴,二十年足以赶上甚至超越他们。”他指着地图上的鲁尔区,那里标注着丰富的煤矿和新建的钢铁厂,“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力量源泉。”

“呃...”

几位大臣纷纷议论起来,会议室里顿时充满了激烈的争论声。有人拍桌子,有人握拳,甚至有人愤怒地将文件摔在地上。

战争大臣罗恩涨红着脸摇头,“这简直是耻辱啊,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就这样拱手相让?陛下绝不会同意这种损害国家尊严的方案。”

财政大臣帕托伯爵则是摸着胡须,若有所思:“从经济角度看,首相的提议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如果法国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这笔资金可以注入我们的工业和铁路建设。而且,战争大臣阁下,您也清楚维持目前的军事开支有多么困难。”

“出卖领土换取工业发展?这听起来像是商人的思维,不是普鲁士的作风。”罗恩冷冷地回应。

外交大臣伯恩施托夫插话道:“我认为法国人不会轻易接受这种交易。他们想要的是卢森堡,而不是默尔特-摩泽尔。如果我们主动提出割让洛林的一部分,反而会被视为软弱,他们很可能会得寸进尺。”

“那么,我们何不将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工业大臣阿古斯特突然提议,“如果法国执意要购买卢森堡,我们可以提出条件:法国放弃对阿尔萨斯和剩余洛林地区的任何主张,并且承诺,永远不在卢森堡驻军,要拆除防御工事。”

“有意思,”首相安东亲王点点头,“这算是个值得考虑的交换。”

司法大臣莱昂哈特一直沉默着,此时开口道:“各位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让步会如何影响国内民意?为什么我们和法国一直没有从前线撤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民意,首相大人,谁先退让,谁就会是民族和国家的罪人,这我可不是夸张。难不成您真的要让内阁集体承担这个责任吗?”

众大臣皆沉默,都眼巴巴地看着安东亲王。

“发展,首要目标还是发展。”安东亲王有些咬牙切齿了,“实在不行,我就辞职。”

“要不然,让第三国买了卢森堡得了。”存在感很低的海军大臣约翰·施罗德这时候突然提出这个建议,让整个房间都为之一愣。

“都看我干嘛?”海军大臣约翰·施罗德眯起眼睛,“你们说,我们不就是因为卢森堡这个地方很重要才跟法国人吵起来的吗?法国人担心我们进攻他们,我们也要担心法国进攻我们,要是有个第三国拿下卢森堡,这不就解决了,奥,对了,还有荷兰人的财政问题,齐活。”

安静了片刻后,房间里突然爆发出一阵讨论声。

“这、这好像的确可行。”外交大臣伯恩施托夫男爵捏着雪茄烟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可以试一试,首相阁下。这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既不让法国得到卢森堡,我们也不会因为撤军而丢面子。”

“问题是,谁愿意买?这可是块飞地。会夹在我们和法国中间。”

“比利时怎么样?跟卢森堡接壤。”教育大臣提议道。

“但他们没那个胆量吧。我觉得,也没钱。”

“英国人为了这个问题头都炸了,肯定会借给他们钱的,问题是比利时人有没有这个魄力。”

“预备方案是什么?比利时国王可能不愿意接受这个烫手的山芋。”

几个大臣想了半天,又想出几个妥协方案来。

“如果我们能够说服荷兰国王放弃卢森堡,然后卢森堡成为一个独立的中立国,由大国共同保障其中立地位。法国人不进驻,我们也撤军。这样双方都不失面子。“

“让奥地利买下这块地,如何?他们肯定有钱。”教育大臣半开玩笑地说,但随即摇头,“不过,他们恐怕没兴趣在远离自己本土的地方插一脚。“

“要不然劝说英国人买这块地。”

....

几个大臣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两三天,最终确定了,可以略微退让一些的条件。

然后外交大臣伯恩施托夫男爵就急匆匆地去伦敦,告诉首相德比伯爵这个好消息了,普鲁士人愿意率先做出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