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战列舰海试(1 / 2)

时间一晃就到了1967年。这两年,外头风雨飘摇,可津门造船厂那零号区域里,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所有的喧嚣和纷扰都被高高的围墙和严格的警卫挡在了外面,里面的人心无旁骛,眼里只有那日渐成型的钢铁巨兽。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津门港迎来了它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天。

两艘庞然大物,静静地停泊在专用码头上。它们那庞大的身躯,以及甲板上的巨大炮台和激光阵列,无不昭示着它们绝非这个时代应有的造物。

这就是历时两年,倾注了无数心血、智慧和资源的“长城”级战列舰,首舰“北平”号和二号舰“普海”号。

今天,是它们正式下水后进行首次全面海试的大日子。

码头戒严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级别,方圆数海里都被清空。

海军的重要领导,几乎能来的全都来了。

众人站在观礼台上,望着那两艘钢铁城堡,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老首长们,也难掩脸上的激动和震撼。

“好!好啊!”首长拿着望远镜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自豪,“真是镇国利器!真正的镇国利器!石毅这小子,又立了一大功!”

石毅今天穿着一身笔挺的海军作训服(虽隶属红箭旅,但此项目与海军密不可分),站在首长身旁,神情虽然沉稳,但眼神中也闪烁着亮光。

这两年里,他几乎扎在了津门,协调各方,解决技术难题,盯着每一个关键节点的进度,人都瘦了一圈,但此刻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报告首长,‘北平’号、‘普海’号已完成所有出航前准备,请求进行海试!”一名海军军官跑步前来,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准予海试!注意安全,按计划进行!”首长回礼,声音铿锵。

“是!”

众人都上了一艘战列舰,由石毅做总指挥。

“马上开始海试,各单位准备。”石毅命令道。

“是!”

“报告,核聚变反应堆启动开始输出动力。”

“发电机启动前进,电力供应正常。”

……

各部门的负责人将一项项的数据汇报给石毅。

“报告所有设备参数正常是否起航?”

10分钟后检查完所有设备,舰长向着石毅请示。

“启航!”

随着石毅的话语,低沉而有力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不再是传统蒸汽轮机的轰鸣,而是聚变动力系统特有的低沉嗡鸣。两艘巨舰庞大的身躯,极其平稳地缓缓离开码头,驶向蔚蓝的远方。

“动力输出开启最大功率,进行极限航速测试。”

逐渐远离海岸线后,石毅下达命令,极限航速测试。

毕竟常规动力设计的战舰其航速大约在30节左右,也就是50多公里每小时。

而新建的这两艘战列舰,加装了核聚变反应堆,采用全电推进模式,所以航速要比常规动力的战舰要快许多,而且提速也要更快。

“报告总指挥,航速达到45节。”

“而且根据动力输出功率显示,我们依旧处于强劲的提速阶段。”

舰长实时汇报着情况。

“嗯,继续。”石毅说道。

此时的两艘战列舰的航速已经达到50节,甲板上已经不能够站人了。

两艘两百米的庞然大物,在海面破浪前行,这场景震撼无比。

当抵达六十节时,就已经达到极限航速了,在满速状态下,战列舰的速度几乎和高速上的汽车差不多。

传统军舰由于燃油消耗和不给整个问题几乎很少以最高航速进行航行。

但是战列舰采用的核聚变反应堆,所以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他主要关注战列舰的各个设备运行情况,从低速巡航到高速冲刺,聚变反应堆运行得异常平稳,输出功率强劲而稳定,巨大的舰体破开海浪,速度节节攀升,很快就达到了一个让所有海军将领都瞠目结舌的极高航速,而且噪音极低。

接下来就是机动性测试。

第一项就是海上大角度高速转弯。这是一项复杂的操作,需要剑桥和驾驶舱团队高度协同操作,以确保舰船安全稳定的执行该操作。

“准备进行大角度高速转弯测试。”指挥室内石毅下达命令。

战列舰上下所有人立即行动起来。

在所有人准备好的时候,大角度转弯测试开始了。

由于最快的航速和突然间的大角度航向变舵,5万余吨的庞然大物在广阔的海洋上几乎要甩尾漂移。

在战列舰横向冲击下,一声声的激浪拍打在舰体的一侧。

在这个时候,战列舰已经受到巨大离心力的影响在海面上漂移起来。

战舰内部的人员也都做好了准备,所以才没有被甩飞出去,战舰内部所有的设备甚至弹药都有着加固处理。

要不然的话一个漂移,战列舰里面就乱七八糟了。

接下来几乎每隔几海里战列舰都要进行一次这样的高速大角度转弯测试。

这是对战舰的性能测试展现它在复杂的海况和危险环境中。强大的机动能力以及应对潜在威胁的实力。

“这真是咱们的战舰吗?这机动性,就算碰到一个舰队也能安然无恙吧?”一个海军将领不敢置信道。

“额,这个不好说。但我敢肯定的是我们的这两艘战舰的机动性绝对是全球最强的,不接受任何辩驳。”另一位将领说道。

“嗯,这我同意,毕竟这都已经在海上玩起漂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