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院子,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连轴转的疲惫。
院子里的灯光是暖黄色的,映得小小的小院格外温馨。
陈雪茹和秦淮茹正系着碎花围裙,端着热气腾腾的一盘红烧排骨从厨房走出来,看到石毅,脸上立刻绽开温柔的笑容:
“回来啦?正好,刚做好饭。快去洗洗手,马上吃饭了。”
“嗯。”石毅应了一声,他走去洗手,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着淮茹和雪茹在厨房和饭桌间忙碌的身影。
两人似乎比前段时间清瘦了些,但眉眼间却越发的有精神。
饭桌上,三菜一汤,都是石毅爱吃的家常菜。三人相对而坐,周慧兰和刘静雅则在厂里加班,没回来。
“今天厂里……动静好大。”陈雪茹给石毅夹了块排骨,轻声说,“鞭炮响了好久,大喇叭也一直在放歌。是……有好消息了?”她眼中带着询问,更多的是关切,今天她和秦淮茹没在厂里,对于厂里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石毅放下筷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旁边椅子上拿起那个牛皮纸信封和那份卷起来的奖状,郑重地推到陈雪茹面前。
陈雪茹疑惑地看了看他,放下筷子,先拿起了那份卷着的奖状。当她缓缓展开,看到“爱国拥军模范”那几个金色的大字,以及微微颤抖了一下,眼睛瞬间睁大了。
秦淮茹也看过去,小嘴微微张大。
“这……这是……”陈雪茹有些不敢置信。
石毅深深地看着她:“雪茹,这是组织上,给你的,表彰你……深明大义,倾囊相助的爱国之举。”
陈雪茹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奖状上,手指轻轻抚过那金色的字迹和庄严的国徽,眼圈慢慢红了,这个年代的人对于荣誉可是看的很重的。
这份由国家认可的荣誉,其分量远超金钱,她吸了吸鼻子,小脸有些微红,真实情况如何?她能不知道吗?
只是秦淮茹在场,她只能努力露出一个笑容:“我……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石毅拿起那个信封,轻轻推到陈雪茹手边:“再看看这个。”
陈雪茹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抽出了里面崭新的存折。当她翻开,看到存款人栏自己的名字,以及夹在里面的那两张巨额存单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六十一万巨款!
“这……小石?这是……”她猛地抬头看向石毅,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那六十万……回来了?这……这怎么还多了一万?”
“六十万,国家补给你的,一分不少。”石毅指着第一张存单,声音低沉而清晰,“这多出的一万,是国家额外奖励你的,‘爱国拥军模范’的奖金。雪茹……”他伸出手,紧紧握住陈雪茹因激动而微凉的手。
“这钱啊,厂里也用不到了,就先放你这。”说着,他也拉住秦淮茹的手,对她道:
“淮茹,这钱先放你雪茹姐名下,等政策放开了,再转给你,要不然不好解释。”
秦淮茹连忙点头,心里也是安定下来,自己的钱总算回来了,而且还多了一万,分到她这里就是五千,那也老不少了,这可是自己孩子以后的老本,还是放家里安心。
“钱回来了,家底更厚实了,以后啊,该给咱们石家的两位女同志买几身漂亮衣裳了。
聂老首长特意交代的,说不能亏待了功臣。”
陈雪茹嗔怪地轻轻捶了他一下:“净胡说,现在计划经济,家里也用不上……还是用在厂里,那才是大事。”
“厂里的钱国家给了,专款专用。这六十万,是你们的。”石毅语气不容置疑,带着笑意。
“这钱呀,要是有机会就多买点四合院吧,将来给孩子一人一套院子,不能厚此薄彼。”
三人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温馨和浓浓的爱意。
晚饭后,石毅搬了三把小凳子,和陈雪茹、秦淮茹一起坐在小小的阳院子里,享受着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有着艾草到是没什么蚊虫,晚风一吹格外的凉爽。
当然一会后,三人就去打排位了,毕竟明天都要上班,早睡才能早起!
~~~
翌日清晨,石毅精神抖擞地来到厂里,他来的略晚一点,家里的风扇坏了,他修了一下。
新的牌子“第一机械制造总厂”已经连夜挂上,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军部直属并没有挂上,也是防止麻烦,免得有坏分子捣乱。)
厂区里明显多了不少新面孔,既有穿着崭新工装、眼神充满朝气的年轻技术员和学生,也有神情沉稳、一看就是经验丰富老师傅的中年人,更多的还是体格健壮的青壮,应是退伍士兵。
李建军正帮着刘静雅安排着接待和分配工作,毕竟大部分是退伍兵,李建军帮忙石毅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石毅刚走进办公楼,李建军就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厂长,那啥,秦干事家里好像出了点事,刚才有人找,急匆匆的就出去了。”
“哦?什么事?”石毅脚步没停,走向办公室。
“什么事,就不知道了,刚才陈科长也过去了,你去问问她吧。”李建军说道。
石毅摆了摆手,示意知道了,然后就向着陈雪茹办公室走去。
“雪茹,淮茹那边出啥事了?”一进屋,石毅就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