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这么多,也得有个提示吧?”
排除现代的屎尿屁诗人,往前一百年,那真是现代诗歌的黄金时期。
“两个字的。”
姜未晞想了想,又补充道:“女诗人。”
这下提示到位了,两个字的女诗人屈指可数,要是男诗人还稍微有点难度。
陈默脑海里回顾了下过往的女诗人,从民国到现当代,实际上也就记得七八个名字。
冰心和林徽因可以首先排除。
这两位他记得好像是榕城人。
龙应台、席慕蓉好像是宝岛的?
女作家出名的倒是挺多的,民国的张爱玲、丁玲和萧红,往近一些的还有毕淑敏、迟子建、王安忆等等。
可是这几位,貌似没带诗人身份吧?
这一通排除下来,都没剩几个了。
他挠挠头,试探的问道:“三毛?”
姜未晞摇摇头:“不是。”
他继续道:“舒婷?”
“呀,”姜未晞目光诧异,意外道:“黑狗你挺厉害的嘛,一下子都猜到了。”
陈默无奈道:“女作家挺多,反倒是女诗人没几个,再来一下排除法,一个巴掌都凑不出来了。”
“就是舒婷,她之前定居在鼓浪屿上,可惜前些年搬走了。”
姜未晞打开手机地图,找到一个带着星号的建筑:“我之前有收藏的,就在这里,中华路13号。”
“离我们这挺近的。”
陈默探头看了看,他们所在的泉州路过去一点就是,鼓浪屿本来也不大。
加上蹭的导游也离开了,他忽地来了兴致:“要不我们去看看吧!”
姜未晞怕陈默期望值太高了,提醒道:“可是舒婷都已经不住那里了,过去也只是看个老洋楼哦。”
“没事,漫无目的地瞎逛,也是一种旅行的方式嘛。”陈默满不在乎道。
他又不用上班,有的就是时间。
“好嘛。”
就这样,两人走在前往舒婷旧居的路上。
他不禁好奇道:“未晞,这舒婷也是鼓浪屿人吗?”
“舒婷不是,她出生在章州龙海,祖籍鲤城,她老公是鼓浪屿这儿的。”
“哟,那跟你还是老乡啊!”陈默注意到关键词:章州。
所谓的闽南地区实际上指的是厦漳泉三座城市,相比另外两座城市,章州在现代的发展挺低调和缓慢的。
“啊这……太牵强了哦。”
姜未晞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道:“毕竟舒婷只是出生在章州,而且她小时候就跟随着母亲来到厦门的外祖母家生活,其实没在章州待几年。”
“这样子。”
两人很快来到中华路15号。
这是一家名为褚家园的咖啡馆,绿植很多,透过门口往里面看,庭院花园里能看到许多精心照料的花草盆栽,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悠扬的音乐。
(褚家园)
咳咳,不过陈默的注意力都落在一块树立摆放的小黑板上。
“非食勿扰,谢绝参观!”
陈默对姜未晞问道:“这种场所是不是要进去消费才能参观?”
“肯定吖。”
她解释道:“主要还是人太多了,毕竟这是历史建筑改成的营业场所,要是个个都参观不消费,商家也开不下去。”
“要是消费价格不夸张的话,还是值得一看的。”
女生肯定乐意买单,风景好,适合拍照。
之所以提到中华路15号,是因为舒婷旧居13号并不好找,始建于民国时期的房子并不像现在一般,15号旁边是11号。
两栋建筑中间有一条又长又深,还很窄的小巷子。
一直走到巷子尽头,才找到舒婷的老宅。
中华路13号。
这是一栋两层小楼,红色的外墙,镶着白色的窗框,看起来有些破败,院子里红砖地上长满青苔,花草也在胡乱生长。
不过最吸引陈默的,还是门楼。
上面刻着“陈家园”三个字,呈半圆形,排列很奇特,既不是从左往右念,也不是从右往左念。
三个字“陈”字在中间,“家”字在右边,最后的“园”字在左边。
他打量半天,实在看不懂。
“未晞,这应该念陈家园,还是陈家、陈园?”
“我也不知道哇!”姜未晞被整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