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宣传干事(2 / 2)

顿了顿,他目光扫过每一张或激动或沉思的脸,抛出一个重磅消息:“镇上主管农业的周副镇长,非常关注我们四大队的发展,特别是李家沟这个成功的试点,周副镇长明确指示,要把我们整个四大队,打造成高龙乡,甚至是全镇的养猪专业大队!”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安静!听我说完!”霍书记压了压手,“为了支持这个目标,镇上和信用社已经协调好了,给我们四大队特殊的扶持政策!”

“有啥子扶持政策?”五小队队长问道。

霍书记拿出一个本子,看着上面的记录说道:

“第一,优先批地,凡是各生产队统一规划修建养猪场的用地申请,优先审批。

第二,贷款支持,信用社专门给我们大队划拨了低息贷款额度,用于修建猪圈,购买优质猪苗和饲料。

第三,技术服务保障,镇畜牧站会增派技术员,定点对口帮扶各生产队,定期指导防疫和饲养。

第四,统购统销协调,镇上会出面,跟大的屠宰场和像赵老四这样靠谱的猪贩子签订框架协议,争取更好的价格。”

“太好了,霍书记,这下有搞头了。”

“低息贷款,这下修圈的钱有着落了。”

……

霍书记看着群情振奋,满意地点点头:“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政策再好,也要靠大家真抓实干。

大家要多向李家沟学习,要涌现出更多像王建安同志这样的技术能手和带头人,把我们的养猪事业,做大做强。”

相机快门响个不停,记录着这热烈的一幕。

张干事则飞快地在笔记本上写着:“政策落地,群情振奋,四大队养猪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逛完养猪霍书记又对王建安说道:“建安,听说你搞的大棚也不得了,带我们去见识见识?”

王建安刚应付完几个队长关于猪病预防的追问,闻言连忙点头:“要得,霍书记,就在

一行人跟着王建安出门下了山。

大河湾那片新包下的八亩多地,已经全部铺上了塑料薄膜,大的有一亩多,小的也有三、四分。

王建安指着眼前:“这一片的大棚,都是新修的,加上我家原来那两个,总共有十来亩地。

另外还有十二家社员也要搭建大棚,地都挖好了,就等着这几天材料买回来搭棚子了。

算下来的话我们村现在的大棚有20多亩了。”

“二十多亩?”几个小队长倒吸一口凉气,这手笔,比养猪场还吓人。

陈干事抱着他的相机“咔嚓咔嚓”对着这壮观的景象猛拍,嘴里还念叨着:“好素材,绝好的素材!科技兴农!立体农业!”

霍书记虽然早就听张泽安汇报过,但亲眼见到这规模,心头也是震撼。

他走到最近的一个新大棚边,伸手摸了摸厚实的土墙,又仰头看了看高耸的棚顶和透亮的薄膜:“投入不小吧?这薄膜不便宜。”

“嗯,是花了不少,”王建安回答道,“去年冬天卖菜攒了点,今年卖猪的钱,还有贷款的钱都搭进去了。”

“里面准备种些啥子?”霍书记又问道。

王建安又将他的种植计划简单讲述了一遍。

随后他带着众人走进到1号大棚,里面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堆满了竹子编制的育苗盘,里面已经埋下了黑籽南瓜的种子。

另一部分铺了一层的营养土,正等着埋下黄瓜种子。

棚内盘根错节的铺着一根根黑色的软管。

软管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孔,正有细微的水珠,缓慢地渗出来,浸润着下方的泥土。

“这是……”霍书记蹲下身,好奇地摸了摸那黑色的软管。

“滴灌带。”王建安解释道,语气带着点自豪,“从蓄水池引水出来,通过主管道,再分到这些带子上。

水就从这个细孔里一滴一滴渗出来,直接浇到苗的根上。

省水,省力,还不板结土壤,棚里湿度也好控制。”

“浇水都这么讲究?”五小队队长也学着霍书记的样子摸了摸那滴水的孔,啧啧称奇,“这得省多少挑水的功夫。”

“王建安同志,你这个滴灌系统,水源怎么解决的?压力够吗?怎么防止堵塞?”张干事突然发问,问题很专业。

他是农校毕业分到宣传科的,对农业技术本身也很关注。

王建安没想到宣传干事也懂这个,精神一振,详细解释道:“水源就是河边的水,我在山上修了蓄水池,就养猪场那座山上。

压力的话靠水这个高低差就够了,不需要电泵,当然我们这儿冬天经常停电,也用不了电泵。

主管道是硬塑料管,滴灌带是软管。

堵塞的问题,关键在过滤和水源干净。

我在蓄水池入水口加了细铁丝网过滤树叶泥沙,池子定期清理。

滴灌带上的孔是我自己用针扎的,目前用着还行。

不过后面也得经常清理,重新扎孔,要不然还是容易堵。”

张干事听得连连点头,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因地制宜,重力滴灌,简易过滤……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建安,”霍书记听完,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你搞这个大棚,技术含量比养猪还高吧?

有没有想过把你这套大棚种菜的经验,也像养猪一样,在合适的队上推广一下?”

王建安点了点头:“当然想过的,不过这个得一步步来,先顾好眼下的,我先把我们小队的推广搞好再考虑其他生产队,毕竟这个投入比养猪场更大,风险也更高。”

“好!脚踏实地,不冒进!这个想法对头!”霍书记赞赏地拍了拍王建安的肩膀,“养猪,种菜,两手抓,四大队的未来就看你的了。”

他又转头对两位干事说道:“两位干事,李家沟这个养猪场和大棚,就麻烦两位好好宣传宣传。

特别是王建安同志这种懂技术,肯钻研,能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青年典型。”

“霍书记放心,素材太丰富了。”陈干事兴奋地调整着相机角度,对着规划整齐的大棚内部和王建安专注讲解的侧脸又是一阵猛拍。

日头开始偏西,霍书记一行人终于告辞离去,几个小队长围着王建安又问了半天,才依依不舍地跟着走了。

喧嚣了一天的养猪场彻底安静下来,社员们开始打扫空出来的猪圈并消毒,准备迎接下一批的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