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钱搞滴灌带,但以后肯定会铺设,该怎么铺设更均匀;
辣椒如何防倒伏;
叶菜如何分批播种保证持续供应……
尹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嘴问点实际的,比如“撒籽籽的时候下雨咋办?”,“小葱葱和番茄挨着种串不串味?”。
王建安都一一解答。
尹彬心头那点刚从山东学回来的“先进经验”的优越感,在王建安这套既细密又超前的规划面前,不知不觉就淡了,只剩下佩服。
日头慢慢偏西,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一直摆到天黑收工,社员们都扛着锄头回家了,他俩才意犹未尽地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往家走去。
晚上吃饭时,尹彬想起个关键问题,放下碗问道:“建安,还有个事情。
你这些搞法,又是嫁接又是混种,那些跟着你干的社员,他们学得会不?
不要搞了半天,菜都长不出来,那就恼火了。”
王建安夹了块回锅肉,嚼了两口咽下去:“开头嘛,肯定有点老火。
我想过了,像黄瓜,番茄需要嫁接的,就我来做。
育苗嫁接都我来,等到可以移植了,再发给他们去种。
其他的这那些直播的,或者技术要求低点的菜,这一季就让他们先用自家的老种子试着种,我实在没精力管那么多。
不过等大家慢慢上手了,摸到点门道了,以后还是要尽量统一供种,都用好种子。
这样子种出来的菜,品质才稳当。”
尹彬正端着碗喝汤,闻言一愣:“你来弄?那得用多少种子?我们自己够不够?””
王建安:“我算过了,之前黄瓜和番茄种子我还专门留了些长得好的。
加上你这次带回来的新种子,够我们自家和发给大家的。”
尹彬琢磨着王建安的话:“妙啊,建安,你这手硬是高!
既帮了乡亲们的大忙,最难的技术门槛你替他们跨过去了,让他们起步轻松得多。
又不知不觉间把最关键的菜秧子命脉捏到了我们自家手板心里面,菜苗是我们育的,他们种我们的苗,那跟我们公司签合同,把菜卖给我们,就顺理成章了。
而且这样统一供苗,种出来的菜,品质也有基础保证,我们公司收菜卖菜,也省心多了。
硬是一举多得,巴适,巴适。”
王建安点点头,扒干净碗里最后一粒饭:“所以啊,三哥,接下来这育苗就是头等大事。
我还得搞专门的育苗棚,搞育苗盆。
育苗这些精细管理,都得我亲自盯着。
公司那边就劳你多费心了。”
尹彬一拍胸脯:“你放心,销路的事,包在我身上,你只管把菜种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