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后,一个地堡形状的水池子出现在山头,像个新起的坟包,不过是大号的。
等水泥完全凝固,就可以拆掉模具开始装水了。
半山腰一个小号的加肥池也正在修建。
张泽安背着手,绕着池子仔细看了看水泥抹缝,挺满意:“嗯,春城他们这活儿干得可以。建安儿,好久引水?”
王建安拍了拍手上的灰:“泽安舅舅,不急。水暂时先不引。”
“啊?”张春城一愣,“费这么大劲挖好了,不引水?等啥呢?”
王建安解释道:“滴灌那细管子得贴着根走,现在棚里密密麻麻都是藤,不好弄。等这季菜收了,翻地的时候铺最好。
张泽安点了点头:“对了,
“泽安舅舅,抽水机可能要下个星期才到,还有一些其他材料没买到,到时候一起送过来。
东西到了之后就搭两条管道,一条通养猪场,一条通我这儿,再弄个阀门控制往哪边抽水。”
“这次这些社员托了你的福了。”张泽安笑道。
“没有没有,大家还免费修水池和抽水房呢。”
几天后,王建安带着一个年轻的坐着货车进入李家沟。
车上拉的正是抽水机和水管这些。
年轻人则是镇上畜牧站的工作人员,李杰明。
王建安第一次去镇上买猪仔,就靠他牵线搭桥,还教了王建安很多养猪知识。
这次请他来,主要就是给社员们讲解一下母猪配种的问题。
刚好王建安家的母猪该配种了。
“李技术员,辛苦辛苦,大老远跑一趟。”张泽安热情地迎上去握手。
“张队长,客气了。”李杰明推了推眼镜,笑容很温和,“王哥喊我来帮忙,我肯定得来撒。”
畜牧站大部分的下乡推广任务都是其他同事在执行,李杰明基本都在镇上,这次有机会出来,他巴不得多待几天。
王建安招呼着李杰明:“走,先去家里喝口水哇。”
李杰明摆摆手:“水不忙喝,正事要紧。先去猪场看看吧,路上边走边说。”
三人便往王建安的养猪场走去。
路上张泽安给他介绍了现在合作社的养殖规模,以及下个月的补栏等事宜。
几人到达养猪场时,其他社员早已经等在这里了。
这是第一次请专家来给大家讲课,所有人都非常积极。
李杰明没急着进猪舍,先站在门口看了看整体的通风和卫生情况。
又特意看了看猪圈顶棚的材料,灰白色的石棉瓦。
他微微皱了下眉,但没立刻说什么。
“杰明,这两头就是准备配种的,那头是种猪。”王建安指了指单独住一个猪圈的三头猪。
李杰明走进猪圈,隔着木栏杆仔细观察。
“嗯,这几头体况看着还可以,发育得不错。”
看之后李杰明回到屋外,向众人讲解道:
“我们今天就重点说说怎么看母猪是否发情,还有什么时候配种最好。”
闻言家里养了母猪的,都围了过来,连刘桂芬等人也站在人群后面支棱着耳朵听。
“母猪发情是有周期的,大概21天左右一个来回。
一个发情期呢,又分几个小阶段。”
他掰着手指头:
“头两天,叫发情前期。
这时候母猪就开始有点不对头了。
怎么个不对头法呢?
首先是食欲下降,平常吃的很多,突然吃得少了,或者吃得慢悠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