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天刚蒙蒙亮,王建安蹲在大棚育苗区的小拱棚边,揭下覆盖的塑料薄膜。
“爸,大哥,今天可以正式移栽了。”王建安招呼着身后的王太平和王建平。
育苗盘里,南瓜砧木的茎秆粗壮深绿,顶端嫁接着的黄瓜苗也已长出三四片嫩绿的真叶。
王太平伸手轻轻捏了捏一根幼苗的茎秆,入手硬挺,满意地点头:“嗯,长得是很扎实,比夏天地里直种的秧子还长得好。”
三人合力,将一盆盆育苗盘抬到大棚中央那块精心准备的地块旁。
中央的位置是温度最高的,王建安的打算是从中央向四周扩散着种植。
这里早已按照王建安的要求起了一道道整齐的浅垄,也施肥完毕。
“株距三十公分,双行错开栽。”
王建安用锄头在垄上挖出一个个小坑,示范着,“大哥,你跟我栽苗,爸,你负责浇水。”
王建平学着弟弟的样子,一手捏住育苗盆格子边缘,另一只手将带着完整土坨的幼苗整个托出。
然后慢慢的将幼苗放入坑中,再用细土回填,轻轻压实。
王太平则拎着兑好的温水桶,里面还加了一点点沤熟的稀粪水。
每栽好一株,他便用瓜瓢舀起水,贴着苗根缓缓浇下,确保水分渗透土壤。
“建安儿,这土坨不能散?”王建平一边栽,一边再次确认。
“是的,不能散。”王建安认真说道,“散了会伤根,苗子得缓好几天,严重点还可能死掉。”
接近四千株幼苗,工作量巨大。
张玉清和冯彬蓉喂完猪后也赶紧过来帮忙。
王建安又教了两人一遍移栽的过程。
随后冯彬蓉跟着栽苗,张玉清则和王太平一起浇水。
一家人除了吃饭喂猪,其他时间都在大棚里忙着移栽。
天色已经微暗,王建安直起身,捶了捶后腰。
终于,最后一株幼苗移栽完毕。
王建安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盖稻草帘子。”他指挥着。
刚移栽头两天需要保温保湿,就和刚嫁接时一样,只是没那么敏感,管理可以稍微宽松一点。
过了两天,王建安又招呼着父亲和大哥给大棚安装沼气灯。
他们在早已预留好位置的大棚支架上,沿着东西方向,每隔五米左右固定一盏沼气灯。
高度大约在一米八左右,确保灯光能均匀洒在下方逐渐长高的黄瓜藤上。
沼气管道沿着棚架铺设,最终汇集到猪圈旁边的沼气池进气管接口处。
“这玩意儿真能行?”王太平仰头看着那些造型奇特的灯,心里直犯嘀咕。
王建安解释道:“冬天晚上大棚里温度降得快,光靠塑料膜保温可能不够。
这些灯点起来,能散不少热,给苗子保暖。
而且燃烧沼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对黄瓜叶子生长也有好处。”
王太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反正儿子说的总归有道理。
日子在忙碌中悄然而过。
移栽后的黄瓜苗在王建安的精心照料下迅速缓苗,新叶不断抽出,藤蔓开始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