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制作饲料(2 / 2)

“祥平儿,你把牛皮菜切一下,切细点,这就么细。”说着王建安用铡刀切了一颗。

安排完妻子,王建安这才转身冲进厨房。

从厨房端出猪油白菜面大口的吃起来。中午没吃饭,他早就饿的肚子咕咕叫了。

填饱了肚子,王建安开始制作青贮饲料。

他先在地上铺开一大张厚实的塑料布,然后将干燥的酒糟均匀地倾倒其上。

接着又按6:4的比例加入碎牛皮菜,手插入混合料中,开始用力地搅拌。

搅拌均匀后将混合原料装入酒缸。铺了大约20厘米厚,又铺上一层2厘米厚的米糠,再撒上一碗老坛泡菜水。

最后用力的把原料压实,直到压不动了为止。、

几轮下来,尹祥平那边切菜的速度渐渐跟不上王建安填充的速度了。

“你歇一下,我来切。”王建安把妻子从铡刀边拉开,自己接过了切菜的活。

就这样忙活到一个多小时,酒缸被装满了。酒糟刚好用完,牛皮菜还有剩余。

王建安找出家里育苗用过的塑料薄膜,仔细地覆盖在缸口,在缸壁外侧缠绕了好几圈。

接着盖上缸盖用半干的泥巴沿着缸口密封了一圈。

看着眼前这个被“全副武装”起来的大酒缸,王建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泥点。

青贮饲料的制作,大功告成。

接下来,就是交给时间,让它慢慢发酵。

几天后王建安来到乡上的畜牧站:“霍兽医,你这儿有没有疫苗哦?”

据王建安了解,整个生产队是之前是没有给猪仔打疫苗的先例的,都是等猪得病了再找兽医。

当然那个时候都养的本地猪,得病的很少。

霍兽医本名叫霍守义,是本地人,家里世代都是兽医。

后来在乡上设立了畜牧站,他便成了畜牧站唯一得工作人员。

“有疫苗,有疫苗。”霍守义好奇的看了看这个畜牧站成立以来第一个给猪打疫苗的人。

“猪好大了?有好多头猪要打疫苗?”

“10头30多天的猪仔。都有些啥子疫苗哦?一只猪好多钱?”

霍守义转身,在靠墙一个落满灰尘的玻璃柜里摸索了半天,翻出两个同样蒙尘的硬纸盒子。

他吹了吹盒子上的灰,又用袖子擦了擦,才递给王建安看:“喏,主要就这两种。这种是猪瘟疫苗,一针管一年,两毛钱一头。这种是三联苗,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效果更全乎点,贵些,八毛钱一头。”

“你这……怕是过期了哦?”王建安疑惑的看着霍守义手中的疫苗。

“哎哟,看你说的。”霍守义像是受了莫大冤枉,连忙指着盒子侧面的小字辩解,“这是去年县里统一发下来的新批次,过期的早回收处理了。你看嘛,生产日期、有效期都印着呢。”

王建安凑近了,借着窗口的光线,仔细辨认着盒子上的小字。

生产日期确实是去年的,有效期也还有大半年。

他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要得,那就信你。就打三联苗。”

打完疫苗后又养了两个星期,猪仔也长大了一整圈,估摸着有30多接近40公斤了。

王建安安排把猪仔分圈饲养,大哥家两个大的猪圈每个养3头,自家两个小猪圈每圈养2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