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中名列前茅的考生: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能在文学上边拿满分??
墨钰:我今天就是来人前显圣的,拿到第一名之后,向陛下申请下,看能不能凭个人能力,自行选个职位。
顾觉:我看看谁没脑子。
殿试安排,每一道题有一柱香的思考时间。
青铜鼎中一根土黄色的香燃尽。
站在第一排,会试中成绩名列前茅的一位学子,上前一步,开场答题。
这学子名叫王修元,是节度使王哲的儿子,长的文质彬彬,一身书卷气,喜爱水墨画,尤其是梅兰竹菊,堪称一绝。
只见他微微颔首,满面恭敬之色,双手作揖答题道:
“士,指品德高尚的人。”
他先把自己所理解的士代表的含义,解释出来。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段,它国历史。”
“一个国家因国力太弱,与敌国打仗哪怕老人、孩子、妇女一同上战场支援,明知道会败,却义无反顾全国上下团结一心。”
“战败后,被俘虏的男子、妇女、孩子、老人全部当场自刎,不给敌人折磨侮辱自己的机会,没有被俘虏的等待来日东山再起,报仇雪恨。”
王修元巧用父亲曾讲过的,亡国故事先来铺垫。
然后说出自己对于“士可杀不可辱”这一成语的分析:
“从以上故事,学生得出结论,忠心为国的人,宁愿自杀都不肯投降敌国,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士可杀不可辱。”
“学生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