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绣骨贞心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迫离开扬州

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迫离开扬州(2 / 2)

“只要你老实认罪,我自然不会为难他们。”周大人冷声道。

姜承瑾被押进大牢的当晚,张姐就托人送来了棉衣和干粮。隔着牢门,张姐红着眼眶说:“承瑾,你别担心,我已经派人去临安给陛下送信了,陛下知道你是好人,一定会救你的。”姜承瑾握着冰冷的牢门,点了点头:“张姐,承风和念安就拜托你多照顾了,告诉承风,别害怕,姐姐很快就会出去的。”

可她没想到,周大人根本不给她等陛下回信的机会。第二日一早,她就被提审,周大人拿着认罪书,逼她签字画押:“姜承瑾,你若肯认罪,我还能从轻发落,让你带着弟弟和孩子离开扬州。若是不肯,就别怪我对你的弟弟和孩子不客气。”

姜承瑾看着认罪书上“通敌叛国”四个大字,手不住地发抖。她知道,周大人一心想尽快结案,好向上面邀功,根本不会给她辩解的机会。为了承风和念安,她只能咬着牙,在认罪书上签了字。

“算你识相。”周大人收起认罪书,“限你三日内离开扬州,永远不许回来,若是敢偷偷回来,我定要你好看。”

姜承瑾走出大牢时,承风正抱着念安在门口等她,看到她出来,承风连忙跑过来:“姐姐,你没事吧?”姜承瑾摸了摸他的头,强忍着眼泪:“姐姐没事,我们收拾东西,离开扬州。”

回到绣坊,姐妹们都在帮着收拾行李。张姐给她塞了些银子和干粮,又把那幅没绣完的《盛世图》叠好,放进她的包袱里:“承瑾,带着这幅图,就算到了别处,看到它,也能想起咱们扬州的好日子。”姜承瑾接过包袱,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张姐,姐妹们,多谢你们这些日子的照顾,妾身……”

“别说这些了。”张姐擦了擦眼泪,“路上小心,若是遇到难处,就往南走,那边有咱们绣坊认识的人,他们会帮你的。”

第三日清晨,天还没亮,姜承瑾就带着承风和念安离开了扬州。站在城门口,她回头望了一眼扬州城的方向,那座她生活了多年的城市,此刻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后院的桃树还在开花吗?绣坊的姐妹们还在做绣活吗?她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来了。

离开扬州后,他们一路向南走。念安还小,经不起颠簸,姜承瑾只能抱着她,慢慢赶路。承风虽然只有十几岁,却格外懂事,一路上帮着拎行李,还时常安慰姜承瑾:“姐姐,别难过,咱们到了新地方,也能开绣坊,像在扬州一样过日子。”

这日,他们走到一个叫清溪的小镇,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姜承瑾便带着他们走进一家客栈。客栈老板见他们带着孩子,又穿着朴素,便有些不情愿地说:“只剩一间柴房了,你们要是不嫌弃,就住下吧。”

姜承瑾连忙说:“不嫌弃,多谢老板。”

柴房又小又暗,还透着一股霉味。姜承瑾把念安放在铺着稻草的地上,又拿出干粮,分给承风和念安。念安吃了几口,就睡着了,姜承瑾抱着她,坐在稻草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迷茫。她不知道,他们接下来该去哪里,该怎么生活。

第二天一早,姜承瑾刚起床,就听见客栈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她走出去一看,只见几个官兵正在盘问过往的行人,手里还拿着一张画像,画像上的人正是她。原来,周大人怕她偷偷回扬州,竟发了海捕文书,到处通缉她。

姜承瑾吓得连忙缩回柴房,对承风说:“承风,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官兵在通缉我们。”承风也慌了:“那我们去哪里?”姜承瑾想了想,想起张姐说过,南边的湖州有个姓柳的绣娘,是她的故人,便说:“我们去湖州,找柳大娘。”

他们不敢再走大路,只能绕着小路走。一路上,他们怕被官兵认出来,只能白天躲在山林里,晚上再赶路。念安水土不服,时常哭闹,姜承瑾只能抱着她,一边走一边哄。承风也累得脚都磨破了,却从来没喊过一声苦。

这日,他们走到一片山林,突然下起了大雨。姜承瑾抱着念安,躲在一棵大树下避雨。念安冻得瑟瑟发抖,姜承瑾连忙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裹在她身上。承风也把自己的外衣递过来:“姐姐,你也穿点,别冻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