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笑我瞎折腾(2 / 2)

他说的这些,陈念听不明白。

可她心里,好像有什么被打开了。

外头,是一个她从来没见过,也想不出来的世界。

原来,她那个小本子上记着的,怎么让土豆长得更大,怎么挖渠才结实,只是这个世界上,很小很小的学问。

她心里的慌张和郁闷,变成了一股火,一股她自己也说不清楚的火。

她也想知道。

她也想学。

村里的风言风语,还是传到了老支书耳朵里。

他一个人抽了半下午的闷烟,眼看天色擦黑,才拄着烟杆,一步一挪地到了陈秀英家院门口。

“陈大娘。”

老支书的声音有些干。

陈秀英正在院里喂鸡,听见动静抬了抬头。

“进来吧。”

老支书进了院,在小马扎上坐下,把烟锅在地上磕干净。

他憋了半天,才开口。

“大娘,村里人……眼皮子浅,说话不过脑子,您别往心里去。”

“就是……大伙儿都纳闷,您为啥要拿那么一大笔钱,去给一个外人。”

陈秀英撒完最后一把米糠,直起身子,拍了拍手上的灰。

她瞅着老支书,眼神平静。

“铁柱啊,我问你。”

“咱们下河村,祖祖辈辈,是不是都是泥腿子?”

老支书没想到她问这个,顿了一下,点了点头。

“脸朝着黄土,背朝着天,刨了一辈子地,到头来,还是围着这几亩薄田打转,连顿安生饭都吃不上,对不对?”

老支书没吭声,算是认了。

陈秀英手里的拐杖,往地上轻轻一顿。

“光会种地,不行。”

“一个村子,光有埋头拉车的牛,没有抬头看路的人,走不远。”

“早晚得栽跟头。”

她抬起眼,看着西边天边最后那点红光。

“我拿钱供他念书,不是图他报答我,也不是图他报答下河村。”

“我是想让村里这些娃儿们都睁眼看看,读书,有用。”

“是能走出这山沟子,去看外头天地的路。”

“我这是在咱们下河村这片干土地上,撒一颗读书的种子。”

“这颗种子,今天看着不打眼,可十年,二十年后,它能长成一棵大树,能护着你们的娃,你们的孙子。”

老支书听得愣住了。

他手里的烟杆都凉了,他一点没发觉。

他看着眼前这个干瘦的老太太,心里搅得厉害。

他一直以为,陈秀英的能耐,全在庄稼地里。

今天才知道,人家那份心思,早就跑到天上去了。

他站起身,对着陈秀英,深深鞠了一躬。

“大娘,我懂了。”

“这事儿,您甭管了,我去跟大伙儿说。”

“谁他娘的再敢放一个屁,我拿烟锅子抽他!”

那天晚上,陈念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脑子里,全是顾远洲说的那些话。

打雷,拖拉机,发亮的沙子。

她翻了个身,看见奶奶屋里的油灯还亮着。

她光着脚爬起来,悄悄摸了过去。

陈秀英正坐在灯下,低头捣鼓着什么。

看见陈念,她招了招手。

“睡不着?”

陈念点点头,凑了过去。

她这才看清,奶奶手里拿着的,是一本破烂的书,封皮都没了,纸张脆黄。

“奶奶,这是啥?”

“一本旧书。”

陈秀英把书塞给她。

“你不是想知道大学里教啥吗?”

“这上头的字,你要是都能认全了,琢磨透了,以后,你也能考大学。”

陈念接过来,那本书很沉。

她翻开第一页。

上面是她不认识的方块字,旁边画着一个梳羊角辫的小姑娘。

小姑娘旁边,写着两个字。

“我们”。

陈秀英伸出粗糙的手指,点着那个“我”字。

“从今儿起,白天下地,学怎么伺候庄稼。”

“晚上回屋,我教你认字,学怎么伺候脑子。”

“两样,一样都不能落下。”

陈念重重地点了点头,油灯的光在她眼睛里跳动。

隔壁的知青点。

顾远洲也点着一盏灯。

他把那些从城里寄来的复习资料,一本本摊开,神情专注。

院子外头,几个刚分了钱的村民,正凑在一块儿,唾沫横飞地商量着开春后,是先盖新房,还是先给儿子说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