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它的平和 > 第2025章 年9月5日

第2025章 年9月5日(1 / 1)

张岚把最后一个装着药盒的纸箱塞进垃圾桶时,手指被盒角划了一下,渗出来的血珠很小,在晨光里亮得像颗碎钻。她没像往常那样慌里慌张找创可贴,只是在裤子上蹭了蹭,转身爬上三轮车。车斗里堆着她刚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藤椅和木桌,藤条有些地方松了,木桌腿上沾着旧漆,但她摸上去的时候,心里是松快的——这是她要开的小茶馆里的东西,每一件都带着她自己选的温度,没有一件是为了应付谁的眼光。

四十岁这年,张岚做了两件让所有人都跌破眼镜的事:一是辞掉了干了十五年的超市收银员工作,二是跟结婚二十年的丈夫周建国分了居。说分居其实不太准确,是周建国搬去了工地的临时宿舍,临走前摔了门,说她疯了,放着安稳日子不过,非要折腾什么破茶馆。张岚没反驳,只是把他留在衣柜里的几件旧外套叠好,塞进了储物间的最底层。

安稳日子?张岚有时候坐在超市收银台后面,看着扫码枪一遍遍划过商品条形码,听着“嘀嘀”的声响,会突然觉得自己像个上了发条的玩具,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动作,连笑都是程式化的。周建国是个瓦工,手艺不错,就是脾气倔,总觉得女人就该在家洗衣做饭,把男人伺候好。这些年,张岚的日子就是围着超市、厨房、儿子转。早上五点半起床做早饭,送儿子周磊上学,然后去超市上班,中午吃自带的盒饭,晚上下班买菜、做饭,等周建国回来,还要给他端水洗脚,收拾他扔得满地都是的袜子。周磊上了大学后,家里空了一半,张岚看着空荡荡的客厅,第一次觉得这日子像一杯温吞水,没滋没味,还烫不到心。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那天超市盘点,她加班到十点多才回家,推开门就闻到一股酒气,周建国坐在沙发上,地上扔着好几个空酒瓶。她累得不想说话,只想赶紧洗漱睡觉,刚拿起脸盆,周建国就骂开了:“你眼里还有没有这个家?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跟哪个野男人鬼混去了?”张岚愣住了,手里的脸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她看着眼前这个满脸通红、眼神浑浊的男人,突然觉得无比陌生。这不是当年那个会在雨天撑着伞等她下班,把她冻红的手揣进自己怀里的青年了,也不是那个在她生周磊时,紧张得在产房外直转圈的丈夫了。这些年的委屈突然涌上来,她没哭,也没吵,只是蹲在地上,慢慢把水擦干,然后进了卧室,锁上了门。

那一夜,她睁着眼睛到天亮,看着窗帘缝里透进来的光一点点变亮。天亮时,她做了决定:她要过自己的日子。第二天上班,她就跟超市经理递了辞职报告。经理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叹了口气说:“岚啊,你都四十了,辞了这份工作,再找可不容易。”张岚笑了笑,说王姐,我想试试自己喜欢的事。

她喜欢的事,是开个小茶馆。这念头其实藏了很多年了。她小时候住在外婆家,外婆家在一条老街上,门口有棵老槐树,槐树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外婆总爱在下午泡上一壶茉莉花茶,跟街坊邻居聊天。那时候的阳光很慢,茶香很浓,连风里都带着淡淡的茉莉香。后来外婆走了,老街拆了,那股茶香却一直留在她心里。这些年,她省吃俭用,攒了点钱,加上儿子上大学后不用再花那么多钱,刚好够盘下一个小门面。

门面在一条老巷子里,不大,也就二十来平米,原来是个修鞋铺,老板年纪大了,回老家了。张岚租下来的时候,墙皮都掉了,地面坑坑洼洼,窗户玻璃还有道裂缝。她没请装修队,自己买了涂料,刷墙;找周建国的徒弟小李帮忙铺了地板;又去旧货市场淘了桌椅板凳。每天忙到浑身是汗,手上磨出了水泡,但她觉得比在超市上班开心多了。有时候累了,她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巷子里来往的人,听着隔壁裁缝店的缝纫机声,心里踏实得很。

周建国知道她要开茶馆后,跟她大吵了一架。“开茶馆能挣几个钱?还不如你在超市上班稳定!”他吼道。“我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张岚平静地说。“喜欢能当饭吃?周磊还没结婚,以后买房、彩礼不要钱?你就这么自私!”周建国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张岚心上,但她没退缩:“周磊长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不能管他一辈子。我也活了四十年了,想为自己活一次。”周建国气得说不出话,摔门而去,第二天就搬去了工地。

张岚没心思管他,全身心扑在茶馆上。她给茶馆起了个名字,叫“槐香居”,纪念外婆家的老槐树。她学着外婆的样子,买了茉莉花茶、碧螺春、铁观音,还自己做了些小点心,比如绿豆糕、桂花糕,都是小时候外婆常做的味道。开业那天,没有放鞭炮,也没有请亲戚朋友,就隔壁裁缝店的刘阿姨送了一盆绿萝,修鞋铺的老杨师傅送了一副手写的对联,上联是“茶烟袅袅香盈袖”,下联是“岁月悠悠暖在心”。张岚把对联贴在门上,看着阳光照在绿萝的叶子上,心里暖暖的。

开业第一天,没什么客人。张岚坐在柜台后面,泡了一壶茉莉花茶,慢慢喝着。下午的时候,进来一个老太太,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看了看菜单,说:“小姑娘,给我来杯最便宜的茉莉花茶。”张岚笑着说:“阿姨,我们这儿的茉莉花茶都是明前的,不贵,您坐。”她给老太太端了茶,又递了一块绿豆糕。老太太尝了一口绿豆糕,眼睛亮了,说:“这味道,跟我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张岚说:“这是我按我外婆的方子做的,您要是喜欢,就多吃点。”老太太叹了口气,说:“我外婆也爱做这个,可惜啊,早就不在了。”那天下午,老太太跟张岚聊了很久,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喝茶,后来老伴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家里就她一个人,没事就出来溜达。临走的时候,老太太说:“小姑娘,你这茶馆好,以后我常来。”

从那以后,老太太成了“槐香居”的常客,每天下午都来,点一杯茉莉花茶,一块绿豆糕,有时候跟张岚聊聊天,有时候就坐在窗边看书。慢慢的,茶馆里的客人多了起来,大多是附近的老街坊,还有一些喜欢老味道的年轻人。有个叫小林的姑娘,是个设计师,每天下班都来,点一杯碧螺春,坐在角落里画图。她说:“张姐,你这儿的氛围特别好,安安静静的,能让人静下心来。”还有个退休的老教师,姓陈,每天早上来,点一杯铁观音,跟张岚聊诗词歌赋,还给她推荐了几本关于茶的书。

张岚的日子渐渐充实起来,每天早上九点开门,晚上八点关门,中间忙的时候就招呼客人,闲的时候就看书、泡茶,或者跟老街坊聊天。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担心周建国是不是又喝酒了,担心周磊在学校是不是好好学习了,担心自己的工资够不够花。她发现,很多担心其实都是多余的——周磊虽然不常打电话,但每次打电话都说自己在学校挺好的,还拿到了奖学金;周建国偶尔会托小李带些东西回来,比如一把新鲜的蔬菜,或者一包工地附近买的苹果,虽然没见面,但也算有个念想;至于钱,茶馆的生意虽然不算火爆,但足够她自己生活,还能存下一点。

有一天晚上,关了门,张岚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天上的月亮,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外婆说的话:“人这一辈子,就像喝茶,有苦有甜,别总盯着苦的地方,多尝尝甜的。”她摸了摸自己的手,手上有磨出来的茧子,还有被纸箱划破的疤痕,但这双手现在能泡出好喝的茶,能做出好吃的点心,能撑起一个小小的茶馆。她突然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太傻了,总把自己困在别人的期待里,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秋天的时候,周磊放国庆假回来了。他走进“槐香居”,看着里面的布置,愣了半天,说:“妈,你这儿真好。”张岚笑着说:“喜欢就好,来,妈给你泡杯茶。”她给周磊泡了杯碧螺春,递了一块桂花糕。周磊尝了一口,说:“妈,这味道跟我小时候吃的一样。”张岚的眼睛有点湿,说:“你小时候,妈总没时间给你做,现在补上。”周磊放下茶杯,说:“妈,我爸跟我说了,他知道错了,想回来跟你道歉。”张岚愣了一下,说:“我知道了,让他自己想清楚吧。”

周磊在家待了七天,每天都来茶馆帮忙,端茶倒水,收拾桌子。有一天晚上,关了门,周磊跟张岚说:“妈,我觉得你现在比以前开心多了。以前你总皱着眉头,好像有操不完的心。”张岚摸了摸儿子的头,说:“是啊,妈以前总担心这担心那,现在才明白,很多事不是你担心就能改变的,还不如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周磊说:“妈,你说得对,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

国庆假期结束后,周磊回了学校。没过几天,周建国来了。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头发也理了,看起来比以前精神多了。他站在茶馆门口,犹豫了半天,才走进去。张岚正在泡茶,看见他,愣了一下,说:“你来了,坐吧。”她给周建国泡了杯铁观音,这是他以前最喜欢喝的。周建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岚,对不起,以前是我不好,总对你发脾气,不理解你。”张岚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周建国又说:“我在工地想了很久,觉得你说得对,人活一辈子,不能总为别人活,也得为自己活。你开这个茶馆,我支持你,以后我下班了,就来给你帮忙。”张岚看着他,突然笑了,说:“你要是真想帮忙,就把储物间里的那些旧外套洗了吧,都放了好久了。”周建国愣了一下,然后也笑了,说:“好,我这就去洗。”

从那以后,周建国每天下班都来茶馆帮忙,搬桌子、擦杯子、买菜做饭,不再像以前那样大男子主义,反而学会了体贴人。有一次,张岚感冒了,周建国早上五点就起来给她熬姜汤,还请了一天假,在茶馆里照顾她。张岚看着他忙前忙后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觉得这个男人好像又变回了当年那个疼她的青年。

冬天的时候,“槐香居”里生了个煤炉,烧着热水,整个茶馆里都暖融融的。老顾客们围坐在煤炉旁边,喝着热茶,聊着天,像一家人一样。有一天,那个常来的老太太带来了她的孙子,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虎头虎脑的,看见张岚做的绿豆糕,眼睛都直了。老太太笑着说:“这孩子,跟我小时候一样,就爱吃这个。”张岚给小男孩拿了一块绿豆糕,说:“慢点吃,别噎着。”小男孩点点头,大口大口地吃着,说:“阿姨,这个真好吃,比妈妈买的好吃。”张岚笑了,说:“那你以后常来,阿姨给你做。”

那天晚上,关了门,张岚和周建国坐在煤炉旁边,喝着热茶。周建国说:“岚,以前我总觉得日子就该那样过,挣钱、养家,却忘了你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看着你每天开开心心的,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日子。”张岚靠在他的肩膀上,说:“其实我也该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当初的反对,我可能也没那么大的勇气辞职。”周建国笑了,说:“那以后,咱们就一起把这个茶馆经营好,等周磊结婚了,就让他带着媳妇来这儿喝茶。”张岚点点头,看着煤炉里跳动的火苗,心里一片安宁。

她想起自己辞掉工作那天,走出超市大门,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突然觉得脚步特别轻盈,好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以前总担心自己年纪大了,做不好新的事情;担心周建国不理解,跟她吵架;担心茶馆赚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但真的做了之后才发现,那些担心都是纸老虎,只要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原来路就在脚下,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宽得多。

现在的张岚,每天早上起来,会先泡一杯茶,看着阳光透过窗户照进茶馆,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她不再皱着眉头,不再唉声叹气,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老街坊们都说,张岚好像越活越年轻了,眼神里都透着光。张岚知道,那是因为她扔掉了所有的担心,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所以脚步才会变得轻盈,心里才会充满阳光。

有一次,小林姑娘问她:“张姐,你现在觉得最幸福的事是什么?”张岚想了想,说:“最幸福的事,就是每天能泡自己喜欢的茶,见自己喜欢的人,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小林姑娘笑了,说:“张姐,你说得真好,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勇敢一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张岚拍了拍她的手,说:“去吧,别担心那么多,人生苦短,要为自己活一次。”

窗外的老槐树又抽出了新芽,阳光洒在叶子上,亮闪闪的。张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茉莉花茶,淡淡的茶香在嘴里散开,带着一丝清甜。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简单、平淡,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那些曾经让她辗转难眠的担心,那些曾经压得她喘不过气的焦虑,都已经被她远远地扔掉了,现在的她,脚步轻盈,心里踏实,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