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嘴上总爱说些不中听的话,话里话外带着刺儿,听着让人不舒服。
可人背地里做的事,却实实在在地暖到了心坎里。
周文琪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连做饭都糊里糊涂。
李翠英嘴上嫌弃她“城里姑娘娇气,啥也不会”,转头却悄悄把她家米缸里的米给添满了。
冬天来了,她又趁没人注意,把自家多的一床厚棉被塞进了周文琪的宿舍柜子里。
后来,一场误会彻底解开。
两人之间再也没了隔阂。
李翠英不再冷着脸,见了面也会主动打招呼,甚至时常带着笑意。
她时不时就提个竹篮子过来。
里面装着自家腌的咸菜、晒的萝卜干、风干的豆角,还有晒得金黄的红薯片。
她说:“这些都下饭,比食堂的菜强。”
更让周文琪感动的是,李翠英还会手把手地教她炒菜炖汤。
“火候要稳,别急着翻锅,等一面煎黄了再翻,不然散了。”
“炖汤得先焯水,去腥,然后文火慢慢煨,汤才清才香。”
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琐碎又平凡。
可周文琪心里明白,这份关心是真真切切的。
不是敷衍的客套,也不是面子上的和气。
而是实实在在的牵挂。
这份人情味,在这个年代,在这个偏远的厂区里,显得格外珍贵。
一路上,两人并肩走着。
山风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
她们边走边聊,话题东一句西一句。
有时聊到孩子,有时说到厂里新来的技术员。
有时又说起哪家的母鸡昨天孵出了小鸡。
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
走着走着,李翠英忽然放慢脚步,微微侧过头,回头瞥了眼默默跟在后面的陆黎辰。
李翠英确认他听不见后,轻轻拉了下周文琪的袖子。
“小周,你跟陆厂长证都领了,现在工作也都稳了,下一步有啥计划没?”
周文琪正低头踢着脚边的小石子。
突然听到这句话,一愣,抬起头茫然地看着她:
“啥计划?”
李翠英急了,轻轻推了她一把,眉头一皱。
“还能有啥?当然是要孩子的事儿啊!”
她边说边朝陆黎辰那边努了努嘴。
“你们俩年纪轻轻,正是时候。”
她语重心长地劝道。
“你看咱小强多孤单,整天自己玩泥巴,没人陪。要是有个弟弟妹妹,多个伴儿,多热闹,多好。”
她顿了顿,又添上一句,笑得有点促狭。
“再说,陆厂长那身板,壮实得很,一看就是能生养的命,肯定一试就中。”
周文琪一听,脑袋“嗡”的一下,差点一口唾沫呛住。
她猛地咳嗽两声,脸腾地一下就烧红了,从耳根一直红到脖子根。
眼睛不知道该往哪看,只好低下头,假装整理衣角。
她完全没想到,话题会突然跳到这上面来。
这种事,连她自己都没想过,更别提跟别人说了。
眼下生活刚刚安定。
工作还在熟悉,每天要操心的事一大堆。
她甚至连明天该穿哪件衣服都要想半天。
更别说“要孩子”这么重大的事了。
这事她真的没认真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