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等她再多想,浓重的睡意便彻底将她包裹。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眼前的场景果然变了。
天色已近薄暮,天边染着一层温柔的橘粉,而身下不再是程府卧房的软褥,双脚正踩在被灯笼映得暖亮的石板路上。
两侧的店铺早早就挂起了各式花灯。
绢面的荷花灯、竹骨的兔子灯、镂空的走马灯,一盏盏点亮后,暖黄的光透过灯纸洒出来,将整条街照得如同白昼。
风一吹,挂在店铺檐角的灯穗轻轻晃动,连带着彩色幌子也哗啦啦作响。
街边的糖画师傅正用融化的糖液在石板上勾勒,很快就画出一只展翅的蝴蝶,引得围观众人拍手叫好。
不远处的杂耍班子里,艺人正踩着高跷翻跟头,衣袂翻飞间,满场都是喝彩声。
灯谜摊前更是热闹,有人皱眉思索,有人低声讨论,一旦猜中,摊主便会笑着递上一盏小巧的纸灯作为奖赏。
程庭芜愣了愣,才发现自己的身形比之前高了些,不再是被人抱在怀里的小不点,约莫有七八岁的模样。
身上穿着一身水绿色的夹棉袄裙,裙摆绣着细碎的金银花,外层还罩了件杏色外衫。
边缘缝着一圈浅粉的绒边,既能挡风,又不失灵动。
腰间系着一条同色的绒面腰带,腰带末端坠着两个小巧的灯笼形银铃,走两步便会发出叮铃的轻响。
为了暖手,阿娘还特意给她缝了个暖手囊,此刻正挂在她另一只手腕上,囊里装着温热的炭,隔着布料也能感受到暖意。
头顶的发髻梳得整齐,阿娘特意用红绒绳将发丝缠了两圈,又簪了一支梅花形的小银簪,簪头缀着一颗小小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一只温暖的手正牵着她,掌心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热度,驱散了指尖的凉意。
她转头一看,正是长了些个子的程书衍,他比之前沉稳了些。
身上穿的一件月白色的夹棉长衫,领口绣着暗纹流云,外面还罩了件藏青色的短款棉袍,既利落又保暖。
他手里提着一盏竹骨的兔子灯,灯笼面是半透明的绢布,里面点着小小的烛火,暖黄的光映得他眼底的笑意也格外柔和。
再看周围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比平日里更鲜亮的衣裳。
姑娘们梳着精致的发髻,头上簪着新摘的绒花,有的还提着自己亲手做的花灯。
孩童们手里要么举着糖葫芦,要么拽着父母的手往灯谜摊跑,脸上都带着过节的雀跃笑意。
程庭芜看着满街的花灯与笑脸,心里瞬间明了,今日大抵是花灯节。
程书衍指着不远处的糖画摊,笑着对她说:“安安,你看那边的糖画!要不要二哥给你买一个?”
可不知为何,程庭芜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听着周围的欢声笑语,心底却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不安。
像细密的针扎着,让她呼吸都有些发紧。
她总觉得,今晚这热闹背后,藏着什么危险,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她连忙将程书衍的手握得更紧,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摇着头急急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