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总是有人靠脸吃饭的。
等她回去了,他再找她算账。
江知鱼很快就将那三个姑娘的底细给打听了清楚。
都是镇上人家的女儿。
还有一个已经十四岁了。
平日里都待在家中,一个家里是开酒楼的,最先那位姑娘姓安,母亲是裁缝,专门给绣坊那边做衣服的。
“安姐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江知鱼情真意切的和安姑娘道谢。
安姑娘侧目看了一眼后面的陆连山,耳垂微红了下。
拉着江知鱼的手。
“陆妹妹,你为了你哥哥这么小的年纪就出来卖帕子,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我们姐妹几个都佩服你。”
不得不说江知鱼这场戏演的是惟妙惟肖。
柳镇上的人现在对陆连山的秀才之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么多年来就出了这么一个旷世奇才。
长得还这么俊俏。
在小姑娘圈子里早就传遍了。
安姑娘带着她们来了一个院子。
敲了敲门。
里面走出来一位年轻的姑娘,身上穿的罗裙外面披着轻纱。
江知鱼一看那女子的身姿,便知道她是什么人了。
“程姐姐,我认识了个小妹妹,有些帕子和荷包,你看看有没有中意的,要是喜欢,价格你定。”
这是在路上商量好的。
这一批里面的刺绣水平比起许愫的那些还是要差一些,更比不上街上的绣坊。
如果价钱合适的话,面前这位程姑娘会一起都拿下。
“你还挺好心的,上次你娘带给我的那些绣花要比这好看些。”
程姑娘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江知鱼。
倒是个水灵的丫头。
这绣工一看就是家里人绣的。
“不过也还可以,便宜点,我都要了吧。”
她这些帕子每日可能都要消耗几条,这些也不差。
“这些都在这里了。”
安穗将那些帕子都放在一个竹篮里面,递给程玲。
“一共有三十条帕子,两个荷包,不如就给八百文钱吧。”
李婶她们下午卖了那么久也才买了一百文,加上刚才卖出去的几条,也才半两银子。
江知鱼正觉得会不会有些多了。
一条帕子便要二十文,荷包贵一些。
没想到程玲爽快的从钱袋里面那了银钱出来。
“你下次给我找些好的来,我还要。”
程玲给了些碎银,没有去数铜板。
那碎银一看也够了。
“谢谢程姐姐,下次我娘做了新衣裳,我就拿来给你看看。”
程玲笑道:“算是没白疼你。”
从小院离开,安穗把碎银交给江知鱼。
“你要是要这样天天卖下去,要攒够一年的束脩还是有点慢,要是有机会进胡记绣坊做工,每个月还有工钱呢,你可以让你娘试试。”
安穗想了半天,也就只有这个办法能帮到江知鱼了。
她也看出来江知鱼的“娘”绣工还是不错的。
“安姐姐说的我都记下了,那我就先和我哥哥回去了,以后来镇上,还来找安姐姐玩。”
江知鱼话语说的亲近,安穗是求之不得。
刚才她让陆子明和陆连山两个人在巷口等着,免得打扰了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