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圣上有旨(1 / 2)

书房里弥漫着血腥和檀香混合的古怪气味。

京兆府的官员躬身站在一旁,态度恭敬,言语却滴水不漏。

“将军,现场已经勘查完毕。凶器是军中常见的利刃,一击封喉,手法干净利落。凶手没有留下任何多余的痕迹。”

谢绪凌站在书案前,那里已经清理干净,但空气中残留的气息依旧昭示着不久前发生的惨剧。

“陈夫子一生治学,与世无争。什么人会对他下此毒手?”慕卿浔开口,她的声音很平静。

那官员垂下头:“这个……下官会全力追查。只是据下人所说,那位拜访夫子的陌生人,衣着不凡,气度沉稳,不像是寻常江湖客。”

“京城口音。”谢绪凌重复着这个线索,“问的还是阿浔的过往。”

官员不敢接话,只是将一份记录的卷宗呈上:“这是下人对那人形貌的描述,以及问话内容的记录。请将军和姑娘过目。”

慕卿浔没有去接那份卷宗。她心里很清楚,那上面记录的每一个问题,都像针一样,刺向她最想尘封的过去。那个在慕家被当作棋子,被当作药引的自己。

是谁,在时隔这么久之后,又重新翻开了这一页。

“有劳了。”谢绪凌挥手让官员退下。

书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是冲着我来的。”慕卿浔陈述着一个事实。

“不管是谁,我都会把他揪出来。”谢绪凌走到她身边,伸手覆上她缠着纱布的手腕。女孩的牙印很深,此刻依旧红肿。

“陈夫子是无辜的。”慕卿浔的声音里有了一丝波动,“他只是一个教书先生。”

“我知道。”

就在这时,府外传来一阵喧哗。亲卫统领快步走了进来,脸色凝重。

“将军,宫里来人了。”

谢绪凌的动作停住。

“什么人?”

“是宫里的内侍监,带着圣旨和赏赐来的。”亲卫统领压低了声音,“阵仗很大,说是要嘉奖将军平定北境之功,还……还指名要见慕姑娘。”

慕卿浔的身体彻底冷了下来。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前厅里,为首的太监面白无须,一身绯色官袍,手持拂尘,正端坐在主位上品茶。他身后的箱笼一路从前厅排到了院子里,金银绸缎,珠宝玉器,在日光下闪着刺目的光。

见到谢绪凌和慕卿浔进来,他才慢悠悠地站起身。

“咱家见过谢将军,见过……镇国夫人。”他特意在“镇国夫人”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脸上挂着职业的假笑。

镇国夫人。

这个封号,是当初她献出计策,解了北境之围后,皇帝御笔亲封的。那时他们远在边关,这四个字不过是一纸空文。此刻从一个宫中内侍嘴里说出来,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公公一路辛苦。”谢绪凌客气了一句,却并未行礼。

那太监也不介意,展开了手中的明黄卷轴。

“圣上有旨。”

他尖细的嗓音在大厅里回荡,宣读着皇帝对谢绪凌的种种褒奖,赏赐田地府邸,加官进爵。最后,话锋一转。

“镇国夫人慕氏,献策有功,智计无双,朕心甚慰。特召谢绪凌、慕氏即刻返京,朕要亲自为你二人庆功。”

念完圣旨,太监将卷轴合上,递向谢绪凌。

“将军,夫人,请接旨吧。圣上还在京城等着二位的捷报,盼着与夫人当面一叙呢。”

谢绪凌没有动。

慕卿浔上前一步,微微屈膝。

“臣妇,谢陛下天恩。”

她没有接旨。

太监的表情僵了一下。“夫人这是何意?”

“公公有所不知。”慕卿浔抬起头,语气平和,“北境虽已收复,但百废待兴,百姓流离失所。我与将军才在此地收容了两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他们尚在病中,实在无法安心离去。”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圣上仁德,想必也不会愿意见到北境的子民,在胜利之后,依旧活在困苦之中。我与将军,愿为陛下永镇北疆,安抚万民。这,或许是比回京领赏更要紧的事。”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感激,又陈述了无法离开的理由,还将一切都归于为皇帝分忧。

太监的脸色变了又变。

“夫人的意思是……要抗旨?”

“不敢。”谢绪凌终于开口,声音冷硬如铁,“军务在身,无法脱身。北境一日不安,我谢绪凌便一日不能离开。请公公如实回禀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