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春闺香事 > 第113章 第 113 章

第113章 第 113 章(2 / 2)

十一说的“接”,非同一般。

他跟姜月窈一起,给姜诚以及姜月窈爹娘的排位敬茶之后,竟径直在姜月窈身前蹲下身子:“窈窈,我背你。”

所有人都愣住了。

按理,背着新娘出门的都是娘家兄弟。新郎倌可不能轻易在新娘子面前低头,不然以后会被新娘子压过一头,难免被人说“夫纲不振”。

姜家本就只剩姜诚一支,没有合适的人选。为此,姜诚特意把吴姨娘的庶子孙二少爷从溪源镇叫过来。孙家如今四分五裂,孙二少爷全靠姜家支持,自无不应。

谁也没想到,十一会在姜月窈面前屈膝弯腰。

姜月窈知道在片刻的缄默和细碎的人声里,藏着什么样的打量和讨论。

可她更知道,十一待她的赤诚之心。

他才不想要为了面子,让孙家人来背她。纵然是孙二少爷,也不配。

他想要陪着她,从开始,到白首。

姜月窈趴到他的背上,伸手环住他的脖颈,笑着轻应:“嗯。”

众人看到姜月窈的动作,愈发的错愕。

晏昭回深深地望着他们。

他知道十一为成亲做了很多功课,十一必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半晌,晏昭回缓缓地松开一直在袖中紧握的手,道:“他们原是义兄妹,倒也没什么于理不合的。”

有晏昭回这句话,众人重新热闹起来:“可不是么!哎哟,要不怎么说缘分天定呢!”

十一稳健地抱着姜月窈,却并没有急着坐上婚轿,而是先走向晏昭回,郑重地道一声:“多谢。”

十一从不言谢。

晏昭回愣了愣。

紧跟着,他听到窈窈的一声,即便很轻却那么清晰、亲昵的轻唤:“多谢,哥哥。”

旁边的人就算听见了,大概也只会以为她在称呼十一,又或是以为自己听岔了。

可晏昭回,听得一清二楚。

他忽而觉得,让十一占去原本该由他背窈窈上花轿的位置,也没什么不好。

晏昭回再次握紧拳,闭了闭眼,以防泄露眼中的潮湿,他的声音柔和:“平安顺遂,万事无忧。”

听到哥哥的祝福,姜月窈心里轻轻地舒口气。

十一最知道她期待什么。

她贴近十一的脸颊,在热热闹闹的庆贺声里,唇边勾起满足的笑。

真好啊。

*

再次坐上喜轿,姜月窈的心境全然不同。

锣鼓喧天,每一声都中气十足。街道两旁挤满了说着吉祥话的人群,准备接糖果和铜钱的孩子们最是欢天喜地,他们跟着婚轿跑来跑去,时不时地发出阵阵欢呼。人们的笑声如此清脆悦耳,直听得她嘴角弯弯。

这一路喜气洋洋,就连恭太妃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为了替姜月窈成亲撑场面,她特意早早地就来了新房。

等十一和姜月窈携手向她和信王世子行礼后,恭太妃注视着他们走向喜堂,忍不住对信王世子道:“瞧他们多好啊,要是你姑母的儿子……”

她话说到一半,自知失言,笑着摇了摇头。

信王世子心绪复杂,他的确非常欣赏姜月窈,可错过终究是错过。看着十一站在她的身边,他在心底遗憾地叹一声,却也衷心祝愿他们百年好合。

他轻声道:“祖母,您既觉得他们跟姑姑有缘,瞧着他们喜结连理,就当是表弟亦如愿。”

“也是。”恭太妃笑着点了点头,望向喜堂的方向——

高堂之上,秦尽忠更是喜不自胜。

当喜婆唱道:“二拜高堂——”

看到十一和姜月窈携手向他和他身后两面无字牌位叩拜,秦尽忠湿了眼眶。

若是将军和夫人能看到,该有多高兴啊。

“永结同心、百年好合。”他从来不惯用这些文绉绉的词汇,此时却无比认真地,一字一句地道:“螽斯衍庆,瓜瓞延绵。”

这亦是将军和夫人,对少主最真切的期望。

十一的目光渐渐从那两座无字牌位上移开,凝神看着秦尽忠,忽而道:“多谢。”

几乎在他话音刚落的时候,他和姜月窈不约而同地再次跪下去,叩首。

若非秦尽忠始终忠心于他父亲,他不会那么轻松地拿下隐刃阁。

更何况,这些日子以来,秦尽忠为他和窈窈的婚事殚精竭虑。因为担心十一不得空回去取宝物,秦尽忠不惜把自己在两仪岛搜罗的金银财宝,都送了过来。

秦尽忠知道这一拜在拜谁,他腾地一下站起身,只觉自己受之有愧。只是,见众人都看着他,他连忙又重新坐下去,整理好自己的吉服,眼眶愈发通红。

他此时却说不出什么花言巧语,只知道握着扶手,猛地点头:“好,好,好!”

喜婆机灵,知道这个小插曲合该过去,忙紧跟着唱:“夫妻对拜——”

十一紧握着红绸的另一端,看向眼前人。

姜月窈藏在红盖头之后,他看不见她的容颜。

可他根本不需要目视,他早已能在心里,一笔一划,精描细勾她的脸庞。

她的一颦一笑,早就刻在他的心底,与他的血肉融为一体。

唯有窈窈,才能在他只说“多谢”这两个字的时候,就默契地与他一齐再次跪下。

窈窈最知道他想要什么。

而喜婆,则最知道新人们都想要什么。

望见新人对拜又起身,她喜笑颜开地高声唱道——

“送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