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春闺香事 > 第039章 第 39 章

第039章 第 39 章(2 / 2)

*

其实,恭太妃早在姜月窈回到席次上时,就已经听过她的名字。

等姜月窈走后,春柳立刻回到水榭,在鹤发苍然的老太太耳边说了几句。

老太太放下手中的芙蓉白玉盏,慢条斯理地道:“钟平,你何时格外留心某一个宾客了?迟了便是迟了,还需劳心你嘱咐小丫鬟记得通风报信,再领人进来?”

钟平恭谨地走上前来,正要答话,信王世子挥挥手,让他退下,苦笑一声:“祖母,您别为难钟平了。这是孙儿的意思。”

这老太太,正是信王世子的祖母恭太妃。

“那家人就是孙儿跟您提过的姜姑娘。”信王世子替恭太妃斟茶,解释道:“上次,她请孙儿给她哥哥赐座,孙儿便知他们兄妹感情颇深。”

“她哥哥有事外出,姜姑娘一直以为他赶不回来,颇为惋惜。孙儿有意成全,不过举手之劳。”信王世子找外援,问一旁给恭太妃斟茶的五哥晏昭回:“五哥,这样做总无不妥吧?”

晏昭回四平八稳地放下茶盏:“臣以为并无不妥。”

“姜姑娘商户出身、处境艰困,却因香道有为、心怀仁爱而入世子的眼。世子诚心相邀,有心让她不至孤立无助,是君子仁风的待客之道,谁知道都应拍手叫好。”

信王世子一笑:“祖母,你看。”

信王世子一直想见见姜月窈本人。如果不是怕自己的关注会使得姜月窈树大招风,他早就亲自去见她,而不是让钟平代劳。

他自然知道姜月窈的身世,富义巷孙家的表姑娘,年幼失怙、在迢山“养病”。她的哥哥,其实是她的救命恩人,才被认为义兄。

信王世子自己也把晏昭回当做义兄、称为“五哥”,他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小五当然跟你站在一边。”恭太妃没好气地道。

不过,她其实并没有多着恼。晏昭回医术了得,几次救她们祖孙于水火,是实打实的自己人。

恭太妃既把他当成信王世子的左膀右臂,又当做自己的义孙,说话并不避讳他。

恭太妃其实不在意一个小小的姜姑娘,只是此事事关她最关切的事。恭太妃眉头紧锁,唤信王世子的小名,问道:“祺哥儿,你就非要违抗你父王?”

信王世子沉默了一会儿,道:“祖母,孙儿不想娶周氏女。”

周氏,是摄政王的母族。

“那你也不能在香徒弟中选妃啊。”恭太妃不赞同地道:“凡是把自家女儿送去选香徒弟的,无非只想着给她们的婚事增加筹码。这样小家小户养出来的女儿,怎么能当一个合格的世子妃?”

信王世子刚想说话,恭太妃冷笑一声,一挥手:“不要提摄政王妃。她不一样。”

“父王命我在香徒弟中选妃,是想让孙儿知难而退。”信王世子苦笑道:“孙儿既不想退,也不想选妃。所以孙儿才想把荐信给商户女,只当一个鉴香的伯乐。”

“官宦之女、耕读世家,只要出身清白,都有可能成为世子妃,孙儿若是给她们荐信,恐怕会碍周家的眼。但商户女则绝无可能。周家更不屑与商户女争锋。”

实际上,周家这样的世家贵女,压根就不会去溪源香会选香徒弟,也就不存在给不给她们荐信的问题。她们自来是品鉴香品的人上人,调香只是闺房之乐。

恭太妃沉吟片刻,和缓语调:“也罢。这次的品香会你不要管,祖母来当这个鉴香人。”

信王世子明白恭太妃的心意,祖母是想把矛盾都揽在她自己身上。信王世子愧疚地道:“祖母……”

“我一把老骨头了,旁人都要给几分薄面,不碍事。”恭太妃摇摇头,又沉沉地叹息一声:“祺哥儿,你父王……”

她皱皱眉,到底没说儿子的坏话,只语重心长地道:“……终究是你父王。等这事儿过了,你的婚事拖上一拖,周家姑娘有大把好嫁处,兴许也就淡了。到时候,你回王府跟你父王服个软。”

信王世子还没应,就见春柳再次恭身入内。

只是这一次,春柳神色凝重:“太妃、世子、晏公子,周四姑娘求见。”

*

史兰香犹沉浸在恭太妃慧眼识珠,让信王世子把荐信给她的美梦中。

姜月窈已敏锐地望见一个华服曳地的少女施施然走向水榭。少女的身份地位必然尊贵,不然不会没在帘外等,就被迎了进去。

“你先等等。”姜月窈忍不住轻声打断道。

“等什么?”史兰香横眉冷嗤,却忽而听闻春柳朗声道:“周四姑娘献香‘雪中春信’,请诸位品。”

史兰香一口气卡在喉咙里,猛烈地咳嗽起来:“献、献香?”她咳得厉害,还要挣扎着道:“怎么不是敬香呢!?”

品香会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若是上位者请下位者品香,香侍会称“敬香”。但,若是下位者请上位者鉴香,香侍会称“献香”。

“周四姑娘献香”,无疑是在说,周四姑娘势要与在座的所有人,争一争信王世子的荐信。

周四姑娘是摄政王的母族周氏女,周氏是吴陵郡乃至整个大晟国最尊贵的世家。她若献香,这封荐信必定花落她手。

窃窃私语声和倒吸一口冷气的声音再次交替响起,只不过这一次,姜月窈与此无关。

春柳领诸婢女,捧着托盘依次来问:“诸位可还有人要献香一品?”

本有意争一争的官宦女眷鸦雀无声,她们既想避其锋芒,也不想被比到泥里去。

婢女连问数遍,也无人将香品放到托盘上。

“姑娘……”章嬷嬷的声音紧绷,她甚至都不知道该劝姑娘献香好,还是不献香好。

姜月窈没有回应,她无意识地拽着柳环,以至一片柳叶幽幽地从她的袖中飘落,缓缓地落在地上。

她俯身捡起柳叶,将它藏进袖兜里。

她摸到了袖兜中的香瓶,她的指尖像被烫伤一样倏尔离开,却又慢慢地复上去,攥紧。

她的雪中春信就藏在里面。

春柳问到末席,不报希望地重复道:“诸位可还有人要献香一品?”

可春柳话音刚落,便见眼前的少女翩然起身。

她自下马车时,就是人群中最格格不入的那一个,此时,她依然是。

姜月窈施以一礼,将香瓶放到托盘上。

“民女姜氏,请献香‘雪中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