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巧昨晚上在那边劝说了大半夜,一直到后半夜才算是将两边都给说通了,两边都答应了,村子里当中人的这些人才回家。
刘珍珍肯定是不能再在驴蛋家了,要不然半夜说不定眼睛都睁不开了,一条命呢。
吴秀珍听何巧说完了整个结果,这才心满意足的放下碗筷:“刘珍珍是个性子烈的,这离婚对她来说不是坏事儿,希望以后她能找个更好的。”
至于不结婚……在农村显然是有点儿不太现实的t,除非她做好了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的打算。再说了,她就是自己愿意不结婚,那家里面弟弟妹妹们能答应吗?
吴秀珍转头和吴红军说起来板栗糕的事情,昨晚上金轩的交代她还没忘记呢。吴红军点点头:“好,我知道了,一会儿我就去知青点找他去,既然要开工,那你今天也不要去玉米地了,你跟着我一起去绿豆糕厂吧。对了,你愿意在厂里做板栗糕还是愿意跟着我们去卖板栗糕?”
村子里选的这十二个人,肯定是有吴红军一个名额的,吴红军那可是金轩钦定的销售人员。
吴红军去,那带一个妹妹吴秀珍,也是个简单事儿。
吴秀珍当即笑道:“我想跟着去看看。”再过几天就该开学了,开学了可就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不对,不开学也不是说你先去哪儿就能去的,你得有介绍信,有证明信。
这兄妹俩不下地,吃完饭就得收拾厨房。吴红军去挑水,吴秀珍刷锅洗碗,然后再一起去绿豆糕厂。
金轩正在点袋子——隔壁村送来的板栗,当然,得给钱。不过现在是先记账,等秋收之后一起算,总共八个麻袋,一麻袋大概有两百多斤,带壳儿的,要用还得剥壳。
金轩冲他们两个招手:“这活儿只咱们三个干不完,得找两个力气大的女人来干。”还不能找男人,因为怕损坏里面的板栗仁。虽说最后还是要做成板栗泥的,但在进锅之前,也必须得保证完整品相。
“你们先烧火,我去找人。”金轩说道,转身往外走。于是吴红军去将大铁锅放上,放水,生火,将板栗到倒进去先煮第一遍。总共十二个灶台,全给点上了,这个活儿简单,吴秀珍就负责在各个灶台跟前转圈,哪个火苗小了就跟进塞进去一根木头,火大了……这个倒是无所谓的。
金轩那边找来了两个人,也是和村长商量好了,这边开工了的是要算工分的。
煮好了摊开,吴秀珍去开壳子,那两个大娘则是跟着帮忙。金轩和吴红军则是去刷锅,准备和面,再顺便去山上砍柴回来。
忙活到晚上,只蒸出来一锅板栗泥。金轩和吴红军一起弄到木桶里,这个是要吊在水井里冰镇着的,免得放坏了。
第二天就召集了人手开始做,做一天,分四个人出去卖,请的是刘珍珍村子里的人当赶车的,人家那村子牲畜多,周边村子想用骡子什么的,都是上人家村子里借的,不白借,一天按照多少粮食给的。
吴红军和吴秀珍,以及知青点的两个知青,是被分到了县城东边的一个村子——大吴庄是在县城西边的。一东一西,光是骡子车赶路都得八个多钟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