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闭合的瞬间,陈青阳的手掌还悬在半空,指尖残留着那股像是生物组织搏动般的触感。他没收回手,而是猛地将五指张开,掌心朝下,把刚才接触门面时捕捉到的那一丝灵流波动,顺着腕部经络反向导入探测仪的接收端口。
仪器屏幕闪烁几下,波形图猛地拉出一条锯齿状的高频曲线,和三分钟前陷阱第一次无端激活的信号几乎完全重合。
“不是巧合。”他低声说,“它在用同一个脑子。”
远程队员立刻调出历史数据,两组波形并列对比,重合度高达97.6%。这意味着——陷阱和石门背后的存在,共享同一套控制逻辑。它们不是独立机关,是同一个意识的延伸肢体。
“那咱们刚才的节奏调整,它全知道?”近战队员靠在岩壁上,右臂的黑血已经渗到肩胛骨附近,布条边缘发紫。
“不止知道。”陈青阳收回手,指节因用力过猛微微发白,“它在学。”
话音刚落,地面一道原本黯淡的符文突然亮起,能量波呈扇形扩散,直扑远程队员所在位置。那人刚把探测仪往前挪了半米,根本来不及反应。
陈青阳侧身一撞,将人撞开三步,冲击波擦着后背炸开,焦黑的石屑飞溅,打在战术服上发出密集的噼啪声。
“停。”他抬手,“所有人,别按固定节奏走。”
他盯着那道刚触发的符文,发现它的激活时机,恰好是远程队员调整设备重心、重心偏移的0.3秒间隙。陷阱不是随机启动,是精准捕捉了“准备动作”的微小破绽。
“它在等我们‘怕’。”他说,“越稳,越准,它越急着打断。”
团队立刻改换移动方式。不再保持匀速推进,而是采用“脉冲式”行进:三步快走,突然停顿,再倒退半步,像信号干扰中的乱码。近战队员用匕首尖在岩面上轻敲,制造虚假脚步声,引诱陷阱提前释放。
第二次试探,陷阱果然在空地引爆,炸出一个直径两米的坑洞。坑底露出一层交错的金属网格,表面刻满微型符阵,正缓缓旋转,像是某种能量中继站。
“陷阱是套娃。”远程队员蹲在坑边,“地表是引信,底下才是炮膛。”
陈青阳蹲下,用匕首撬起一块网格板,界灵能波动微微震颤。
“它在收集数据。”他说,“每次我们躲,它就记一次反应模式。”
“那它岂不是越打越聪明?”近战队员扯了扯手套,指尖发麻。
“所以不能让它‘赢’。”陈青阳站起身,“也不能让它‘输’。”
他忽然走向左侧一片看似安全的区域,脚步放慢,故意踩上一块松动的石板。
符文亮起,陷阱启动——但他没躲。
能量波扑来瞬间,他反而往前踏进一步,整个人冲进冲击范围,同时将匕首插进地面,借力旋转半圈,卸掉大部分冲击力。
陷阱炸了,他毫发无损。
“看到了吗?”他站直身体,“它防的是‘规避’,不是‘直面’。”
远程队员猛地反应过来:“它不是杀阵,是考官。考的是你敢不敢走错路。”
“错的才是对的。”陈青阳冷笑,“怕死的,死得最快。”
团队重新整队,不再刻意绕行危险区,反而主动试探那些明显有符文标记的地带。每次触发陷阱,都不急于闪避,而是观察其响应延迟、能量释放方向、以及后续冷却时间。
第五次试探后,数据汇总完成。
陷阱从感知到激活,存在0.7秒的响应延迟。只要动作快于这个阈值,就能在它“决定”之前完成位移。
“节奏变了。”远程队员调整探测仪模式,“我们现在不是在躲陷阱,是在抢它的反应时间。”
“像抢红包。”近战队员咧嘴一笑,随即因伤口牵动闷哼一声。
陈青阳没笑。他摸出林浩给的那张凝神符残片,贴在近战队员额头上。符纸边缘焦黑,但仍有微弱灵流渗出,勉强稳住对方神识。
“记住,”他低声说,“它不怕我们强,怕我们‘不按常理出牌’。”
队伍开始采用“双人交替探路法”。一人故意走“假路径”吸引陷阱注意,另一人趁其激活瞬间,沿真实安全区快速推进三米,然后交替。每一步都卡在0.7秒的生死阈值内,像在刀尖上跳踢踏舞。
第三次交替时,头顶岩壁突然裂开缝隙,一团灰白色孢子雾喷涌而下,带有强烈麻痹效果。近战队员因右臂伤势反应慢了半拍,左脚刚抬起,就踩进了一片新浮现的符文区。
陈青阳一把拽住他后领,猛力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