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第488章
徐茂还让沈寄设法派人混进流民里打探消息,直接和他联系。
沈寄便让把庄子外的棚子拆了,让流民都到朝廷的棚子去住。
道是既然朝廷出手了,就都交给朝廷,自家负担不起。
然后派了人混在里头。
一时有些人心惶惶起来,因为越来越多的流民从各地涌向京城。
甚至还有人结众打家劫舍。
沈寄让人紧闭门户,不再施粥。
欧阳先生到京城襄助魏楹去了,庄子的安保工作沈寄统一交给胡管事负责。
这人在魏家十多年了,也是跟着魏楹从东昌回来的人之一。
忠诚能干自不必说。他组织了护院日夜巡逻。
而内宅也是严密的守着,依然是老赵头负责。
汪先生的伤还没有好全,还是和小包子住在一个院里。
关键的时候这绝对是一个生力军。
沈寄觉着他并不急于离开,可能是不想陷入得太深、将来无法抽身。
有些事情知道太多了绝不是好事。
沈寄问洪总管,“眼下这些人,粮食够吃多久。”
洪总管道:“前两天流民进京后,粮价就开始飞涨。市面上粮食都不见了,老奴就停止了各处的收购。如今的,还像现在这种吃法,够吃半年。”
白日里有一些粮车进庄子,但更要紧的夜半的粮队。
庄子里如今住了小三百号人,要是明面上没有粮车送粮来才奇怪了。
“既然粮价涨了,那少吃点也是应该的。再这么供应,不就露馅了么。给所有人先打个九折,过半个月再九折。”
“是。”
“房子修了多少了?”
“略挤一挤,两百人都可以搬进去,现下在打家具。”
“让修房子的全部停工。一半人去加固围墙,修上防守时的站立处等。一半人暂时编入护院,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那些做军衣、军被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呢?”
“军衣军被赶紧送到兵部军需处把银子换回来,然后再领了原料回来继续做。质量一定得把好关!”
“奶奶放心,老奴那口子亲自把的关。”
修围墙是必须的,那些房舍也是得建来给人住的。
吸纳这么多青壮巡院子,自然也需要支付成本。
而做军衣、军被更是有银子可以挣的。
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两桩事其实不算在亏银子。
有那么十来个人牵挂家里,想结清银子回去。
沈寄便让结了。
但绝大多数人还是留了下来。
既然有活儿做,包吃包住,还有工钱可以领。
在这种时刻还是很吸引人的。
一开始供应的粮食打了九折,还不明显。
只有一些细心的人发现了。
不过众人也觉得合情合理。
如今不断有流民涌进京,自然各地今年的收成都不用指望了。
粮价肯定要大涨的,东家少供应些也是自然的。
因为是循序减少的,所以感受比陡然减少好多了。
到后来,人人都只能吃到一开始的七成左右的口粮,还开始掺了杂粮。
但总是能吃个七成饱。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开始担心,万一沈寄不承接做军衣军被的事了,她们岂不是得被赶出去活活饿死。
那些青壮年男子留下来是有用的。
她们却除了做这个没有别的用处,还浪费粮食。
又送走了一批制好的军衣、军被,再领回一批原料。
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看到又领了原料回来,才安下心来。
如今最怕的就是管事说让去结算工钱,
这些工钱现在根本买不起外头的粮食。
她们跟送军衣、军被进京的人打听过的。
如今众人做事的效率高了不少,很多人还主动表示每顿可以再少吃点。
报到沈寄这里来,她心头叹口气,“那就再给她们都打个九折。”
反正饿不死,还能让她们更心安。
于是青壮男能吃七成饱,大姑娘、小媳妇六成。
温泉庄子自己的收成今年也不好,所以每天大锅饭的菜也在减少。
完全不能跟往年年景好的时候,大冬天还能在温室里挑着蔬菜吃相提并论。
沈寄开始想说小亲王病了把伽叶大师给骗来。
后来想了想,大师是有春秋的人了,不要把他急出个好歹来。
便让人明说时局不好请他过来小住,甚至连宁王近期恐将有异动的事都告诉了他。
迦叶大师便带了五十名武僧过来。
还拉来了两大车近两千斤粮食,以及抢着收割的田里的庄稼。
僧田是不纳税的,大庙子其实富得流油。
不过半山寺很小,香火不是很旺盛,仅能自给自足。
沈寄请伽叶大师来,不是担心他没吃的。
而是怕万一宁王真的造反,半山寺没什么防护,恐怕会毁于战火。
倒不如她这里高筑墙、广积粮了。
伽叶大师带来的口粮是意外之喜,而他带来的武僧却是早被沈寄惦记了很久了。
这些武僧能深入东昌将魏楹救了回来,其能力毋庸置疑。
要知道伽叶大师当年出家,也是带着不少大内高手的。
这么几十年下来,又收了门徒,半山寺的武力值实在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