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第401章
魏楹其实也很不放心这个女人。
更是不敢让她和小芝麻、小包子单独呆在一处。
这个女人看起来虽然不像坏人。
但那是他的儿女,再小心都不为过。
魏楹又开始上早朝到衙门混时间。
并且,走起了凌侍郎的路子。
说起来凌侍郎之前呆在王府,一直是以西席的身份兼任谋士的。
如今,岚王登基称帝,原本的世子成了皇长子。
虽然没有明诏封储君,可是正宫嫡出,德行没有亏损,将来正位东宫太子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而凌侍郎继续兼任皇长子和皇次子的讲学师傅。
魏楹陆续去了凌侍郎府三次,终于在第三次堵到了微服出宫看完老师的皇长子。
虽然皇长子还没有在群臣面前露面,但是看了长相年岁,魏楹便断定了。
他是当年的少年探花,一身才学先帝十分喜爱。
如今刻意在皇长子面前展现,自然很快赢得了他的好感。
等皇长子离去,凌侍郎问道:“你想做什么?”
“凌大人,下官在鸿胪寺呆腻了,想换个地方。这不,上门来跑您的路子来了。凑巧遇上皇长子殿下,自然觉得这是一条终南捷径。”
这几次上门,魏楹都不是空手,携了投其所好的重礼。
旁人看了,的确是在跑吏部侍郎门路的样子。
凌侍郎想了想,“以你的才学和资历,进宫做侍讲学士倒也是合宜的。只是,你可不要打歪主意啊。”
“下官岂敢,先帝知遇之恩深重,振兴家族的重任在肩,下官不会自误。”
“我可以替你推荐一下。可是,想做未来帝师的人不在少数。”
“多谢大人。”
凌侍郎蹙眉,“你可别想着进宫去乱转悠。”
他还没有找到皇帝金屋藏娇的地方,不知道是在宫内还是宫外。
为这事,他和皇帝直言过,“皇上,您难道是想要逼反魏持己么?”
当时皇帝只道:“替朕盯着他。”
如今魏楹上门来求官,看来他主意是打到皇长子身上去了。
其实,他倒真是一个很合适的侍讲学士人选。
才学自不必说了,而且年纪很合适。
三十岁是大有希望在皇长子登基后仍然在朝有所作为的。
并且,他的经历让他比旁人更多了一些优势。
一个经历过下层磨难,又几番外放的老师对皇长子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侍讲学士都是出自翰林院。
可一直都在翰林院呆着,就比出身翰林院却多了不少经历的魏楹不如了。
再有一条,魏楹现在在鸿胪寺呆着,很清闲。
他的时间可以最大限度的向教导皇长子读书这事倾斜。
那自己就去和皇帝说说吧。
皇帝听了之后道:“容朕想想。”
末了听说皇长子找人,寻了当年魏楹中进士的文章去看。
每年前十的文章,常常被传抄出去作为考生的范文。
魏楹的也不例外,所以不用到存放试卷的地方都可以找到。
据说皇长子看得拍案叫好。
看来,他的长子自己也很中意这个老师啊。
他的老子和儿子都很中意这个人。
“行,那就他吧。”
侍讲学士讲学,可不是和皇子单独相处,还有不少旁人呢。
所以,讲了什么,都会有人一五一十的告诉自己。
完全不必担心魏持己说什么不该说的。
魏楹闻讯,倒也没有喜出望外。
这其中的因果他早就分析过了。
而且,他如今这么主动争取,皇帝怕是以为他在服软吧。
所以这事儿,之前就做不成。
因为皇帝当时是一心要压着他。
魏楹如今打的主意,也不能算是纯臣。如他所言,这是被逼的。
要是皇帝抢了他媳妇,他还能忠这个君,他就不是男人了。
他打的主意便是坐山观虎斗,在皇帝和安王的相争中看看能不能不露痕迹的推波助澜,让这两兄弟同归于尽最好。
然后便是顺理成章的皇长子登基。
这件事是火中取栗,急不得。
而且半分差错也不能有。
魏家人得到魏楹成为皇长子侍讲学士的消息,自然是高兴不已。
未来帝师的荣耀是读书人都想要的。
这对魏氏家族的长远发展非常的有利。
魏楹极有可能站到比魏家族谱里,那位曾经位极人臣的老祖宗还要高的位置。
因为那位老祖宗虽是拜了相,却是没能做成帝师。
面对魏柏、十一叔等人起哄让请客,魏楹笑说不过一个侍讲学士,就如此张狂起来,不是给专门告状的言官提供材料么。
十一叔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淡定。
“行,你如今做任何事都是要想深远一些的好。我去同在京的其他族人说,都不要来扰你。”
魏楹点点头,其实自家人坐一起喝酒,只要约束好族人,不要有过分的言辞传出去也还好。
只是,他家那个是个西贝货,所以只能把人藏着、掖着。哪敢让她出面来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