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317章
汪夫人说完便过来自己搀着沈寄,一副很亲近的样子。
那些夫人里便有人暗悔没有抓住机会,和知府夫人好好亲近亲近。
不过说起回去,自然是人人都很愿意的。
其实这些人里,很多人都是生平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
有些甚至是直接就被吓住了。
这些夫人们大多都是从小衣食无忧之人,其实也很乐意表现自己仁慈有爱心的一面。
而且个个手头都不缺钱。
尤其之前沈寄才弄了一处斗戏,让她们撒银子。
这会儿自然不会有人能说她们手头没银子,像往年一样拿点小钱出来意思、意思搏个名声就好。
而今日知府夫人携一众贵夫人看望贫民区百姓的消息,肯定会传遍大街小巷。
今日来了的每一个人的身份,都会被有心人浓墨重彩的点出来。
这个有心人自然便是今日的知府夫人了。
然后热心公益的大帽子便给来的众人戴上,取不下来了。
知府夫人接下来要做的事,自然也会拉上她们一起撒银子。
而为了巴结权重一方的知府大人,今日窅然楼撒的网是把扬州府有头有脸的人都网罗殆尽了的。
这么一想,这位知府夫人还真是用心良苦呢。
沈寄被汪夫人这么一扶着,便笑道:“怎好有劳夫人?”
“请容湘云尽份心力。”
沈寄看汪夫人仿佛有话讲的样子,便示意季白退开了。
“不瞒魏夫人,湘云便是在这样的地方长大的。您以后要做什么,我还不知道。但您已经做了的,我看得出来都是实事。”
这个沈寄有所耳闻。
所以众人都不想来,她第一个说要来,沈寄也没觉得多奇怪。
汪夫人一直扶着有孕在身的沈寄上了马车,然后索性在她的马车里坐了下来。
季白便去坐了另外一辆。
小芝麻好奇的看看汪夫人,然后靠到沈寄身上。
沈寄看汪夫人挺激动的,便递了杯热茶给她。
“喝点水。引起夫人一些不大好的回忆了,我很抱歉。”
“不是,我是在想,如果我小时候,有人能想着从入冬到开春都给我们一口热汤喝。也许很多事会不同。”
“这个,你也看到了,那些夫人们其实心不坏,她们只是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多穷人而已。当然,有一些自然是比较冷漠,觉得这些事情是命,与她们无关。她们每年施舍几天粥就可以心安理得了。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既然都被我网进来了,就会让她们一起出钱出力,并且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有的事情做得多了,也就会变成习惯。”
“那夫人为何要这么做?”
沈寄勾唇一笑,把小芝麻揽进怀里,“我就不信你们当家的没有查过我的来历。我小时候也曾经每天半夜准时饿醒,然后到水缸舀一瓢水扛饿,回屋继续睡觉。”
小芝麻擡头看看沈寄,很疑惑的模样。
“娘?”娘也跟刚才那些人一样饿过肚子?
沈寄揉揉她的头,没有多说。
“那夫人打算如何做?”
“我方才已经说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汪夫人,到了。”
沈寄觉得这位宅斗很有手段的汪夫人,怕是有意的来接近自己。
即便不是,她夫婿是漕帮之主,自己是知府夫人,这里头牵涉着莫大的利益,也该保持些距离才是。
方才当着这么多人,她要跟着自己上马车,不便明着拒绝。
但她待这些夫人可一直都没有亲疏之别的。
“汪夫人平时和哪位夫人走得近?”
汪夫人便说了是大商人吴家的夫人。
沈寄下车后便让人请了吴夫人过来,“我带汪夫人去贫民区,触动她一些不好的回忆。还请吴夫人等下多照看一下汪夫人。”
汪夫人的来历也不是秘密。
沈寄自己就是坦言来历的人,觉得这其实无所谓。
不过汪夫人以前还是挺在意这事儿的。
那几个妾室一直嘲笑她身份低,所以她用尽手段把她们压了下去。
却没想到知府夫人居然毫不在意,亲口说出过往惨事。
众人重新在雅室里坐下,都把沈寄望定。
这里她地位最高,而且这件事算是她倡导的。
自然要听听她准备怎么做。
“是这样,方才我也说了救急不救穷。所以,也不可能让夫人们掏银子养着那么多穷人。我的意思是,我们形成个有严明纪律的组织,帮值得帮和应该帮的人。”
坐在旁边刘同知夫人道:“夫人,能不能说仔细点?”
“好,所谓值得帮的人便是有上进心的孩子。可以送他们读书识字或者是学门谋生的手艺,让他们今后能够自食其力。不至于小小年纪就到街上厮混。这样子长大的孩子,日后怕是很容易就铤而走险了。要是能把他们纳入正途,也是在座诸位夫人的功德。”
接替吴同知到任的孟同知的夫人问道:“那应该帮的人又是谁呢?”
“便是老无所养的那些孤苦老人。他们已经无力谋生,只能靠朝廷以及好心人的帮助才不至于凄惨的死去。”
这些话一说,屋子里的人便都开始了思考,也觉得是个法子。
今天看到的场景对他们刺激也挺大的。
而且追随知府夫人做这件善事,不但能得了好名声。
还能跟知府夫人把关系搞得更亲近。
所费不过是些银子,何乐而不为?
“好啊,圣人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夫人这样做正是遵从圣人的教诲呢。我等定然追随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