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机会通常都有带自己相熟的人来。
所以刘少夫人并不惊讶,“那家母必定欢喜的。魏四婶,请!”
进去以后,各自叙礼见过,沈寄和四婶敬陪末座。
在座二品、三品、四品的诰命皆有,五品的只有沈寄一个。
虽然上次在宫门处曾经一起等候过,在太后宫中也一起跪拜过,但是沈寄和她们是第一次打照面。
或许,她们曾经留意过当时被独自留下等候太后召见的沈寄,但她没见过她们。
今日才能一一对上号。
众人的态度不远不近,对四夫人就更加的淡了。
只在她跟着沈寄一一福身行礼时,注目一下就罢了。
倒同沈寄跟着林夫人第一次出去做客时得到的待遇差不多,甚至比那还不如。
沈寄当时好歹年纪小还得了不少见面礼。
第一眼见到关夫人,沈寄就发自内心的感概,这女人果然适合干这个活儿。
关夫人眉心一点与生俱来的朱砂,看面相就像是画中的观音。
之前听顾妈妈说起时,沈寄还觉得怕是有人附会,越传越玄乎。
如今一见,居然是真的长了一副观音像。
看到沈寄愣怔了一下,关夫人微微一笑,“回头好好与魏夫人切磋一下。”
关夫人的声音很是好听,倒真有几分让人想起声声梵唱的空灵清远之感。
太适合干这个活儿了!
沈寄忙摆手,“我今日就是来跟着各位夫人学习一下的。承蒙太后擡爱,让我抄写经书长点见识。可我对佛经的见识着实有限。关夫人可千万不要考我,那我得挖个洞好钻进去。这是我家四婶,她倒是对佛经有些心得。也许回头你们可以交流一下。”
关夫人对着四婶微微点头,“好,等一会儿好好交流。二位安坐,我去招呼别的客人。”
“夫人自便。”
四婶今日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高官夫人。
这些人年纪都不算轻了,就是继室都将近三十了。
才十七的沈寄和她们坐在一起真的有些不搭。
不过见她落落大方的和人周旋,倒是一点不怯场。
转念一想,她连皇宫都进过,在这个尚书府怎么会怯场?
其实沈寄的心理素质也不是真的就那么好。
不管进宫还是到尚书府,她都跟自己讲:就当自己是在演古装剧好了,这些人都是跟我在演对手戏。
这么一想就不太紧张了。
当然,不敢真的当在演戏。
但是这么一想心态还是比较放松的。
如今,经过两次礼仪的培训,她已经完全达标。
剩下的就是待人接物方面了。
林夫人还没有到。
沈寄已经把自己也得到邀请的事告诉她了,想必她今天是会赶过来的。
虽然指望林夫人雪中送炭不现实。
她毕竟有林府的利益要顾忌。
但锦上添花还是能做到的。所以,今天她必定会来。
等到林夫人这位侍郎夫人三品诰命到达的时候,关夫人笑着迎出去,沈寄便也跟了出去。
关夫人笑道:“你这个干娘,从前什么事都积极都到的早。如今啊,每次都是踩着点才肯到。”
“干娘是有孙万事足,不舍得离开小谆儿啊。”
关夫人点头,“人总要有个寄托。我寄情佛学,她沉醉天伦,都是一样的。”
林夫人下车和关夫人叙了几句话。
沈寄上前请安,林夫人瞅她一眼,“你倒是来得早。”
“我住得远,所以早早出来。”
林夫人看到四夫人便笑道:“魏四婶也来了,我就知道她要拉你来帮衬。她啊,对佛经几乎就可以说是不学无术、一窍不通。也不知道太后娘娘看上她什么了。”
这话,林夫人抢着说了,旁人就不好多说。
而且,事关太后娘娘,谁敢胡乱说话?
把沈寄贬得太过,不就是说太后识人不清么。
沈寄一副赧然样,“太后说我字儿好。”
“字儿好,太后身边还少了字儿好的人不成?你啊,可不要翘尾巴。”
关夫人说了,“行了,一来就数落干闺女,快跟我进去。”
讲经大会开始,关夫人落座正中,诵一段、讲一段。
今日讲的是《地藏经》,各人面前都有一本经文可供翻阅。
沈寄前生后世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没想到关夫人讲得还挺生动有趣的,并不是一味干巴巴的宣讲。
怪不得这些人都奉她为首领。听说太后也喜欢召她进宫听她讲经。
刘少夫人还有两个弟媳在一旁帮忙关照与会众人的需要,招呼下人掺茶水、上点心。
关夫人讲完一段,中场休息。
有几人便与她就方才的遣词探讨起来。
沈寄坐够了想出去走走,问四婶去不去。
后者摇头,和林夫人一处闲话着。
她来的目的便是结交这些夫人们,就是混个脸熟将来兴许都有好处。
自然是要留下来了。
沈寄便自行出去。
刘少夫人见了便上前作陪,带着她在府里慢慢走动。
刘少夫人是长媳,比沈寄大不了多少。
所以关夫人年纪也就四旬的的样子。
要不然,也做不了观音了。
她不但是经常入宫给太后讲经,也团结了一大帮高官夫人在身边。
人人都说刘尚书有菩萨保佑呢。
可见关夫人的夫人外交有多么的成功。
沈寄曾经觉得贺芸会来事,面面俱到。
让在座众人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上次去岚王府感觉她在小恩小惠笼络下人上也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