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138章
“呵呵,夫人辛苦。明儿我去交接,你就准备好搬家事宜吧。”
“都差不多了。”
眼见魏楹在仕途上越走越稳,沈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这样子稳步升迁,他终可得偿所愿吧。
毕竟,魏楹才二十二,后头的日子还长着呢。
考绩是在八月。
其后又经过二十日的两次交接,魏楹便成了蜀中某州的知府。
而其母的诰赠文书和其妻的诰封文书,以及各自的诰命礼服不久后也被礼部遣人发放下来。
接了东西,魏楹笑道:“如今,看何人还敢说你是婢女出身。”
“嗯?”沈寄有点不明白。
魏楹解释道:“被封诰命的女子必须具备明媒正娶、良家出身两个资格。你自然是我明媒正娶的正妻。良家出身嘛,是说必须出自清白人家,若是再嫁的寡妇、倡优、婢妾则不得封为诰命夫人。”
沈寄嫁他时,已不是婢女的身份。
可是总还是有人拿这个来说事。
如今她有了诰命夫人的名分。谁要是再拿出来说,那就是蔑视国法了。
这个时候,魏楹不由得庆幸沈寄从小就不愿为婢,一定要给自己赎身。
早早从奴婢变成了良民的身份。
“哦,原来诰命夫人还有这个正名的效果啊。”
沈寄想了想又问,“你再给我讲讲吧,做了这个诰命夫人还有什么义务和权利来着?”
她可不想闹出什么笑话来。林夫人当年教的那些东西并没有这么长远,用到现在就差不多了。
“权利啊,品冠加身,你就获得了一定的政治身份,跻身上层,成为其他女性效仿的对象。还可以不时得到朝廷的赏赐,等到了一定品级还可以参与宫廷大典、上奏朝廷等。对公共事务也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沈寄挠挠头,“那义务呢?”
魏楹看她一眼,觉得她好像没有想象中的欢欣鼓舞不免有点沮丧。
作为女子这不是至高的荣耀么?
“义务啊,也就是相夫、教子、持家了。正是因为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绩,才会得到朝廷的肯定和册封的。”
犹豫了一下又道:“嗯,还有一点,命妇不得改嫁。”
沈寄很想问一下,要是改嫁呢,难道要判刑?
可是她胆子还没这么肥、脑子也没那么瘦,敢直接问魏楹。
他的情绪这会儿好像没有刚才好了。
沈寄想了想,便明白了,一把抱住他的胳膊,“我知道你一直都想给我挣个诰命回来,可是我更看重的是你这个人啊。”
说完又小声道:“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比较俗啦。这个诰命每月朝廷要发俸禄,这一点我很高兴的。”
魏楹低头笑了一下,“名和利,名你不怎么放在心中。其实利嘛,只要够满足你生活所需,你也就没更多的要求了。这叫什么俗?这个境界我可还没达到。”
嗯,最看重的是他啊,这个他当然是知道的。
反正她一向就不看重身外物,此刻自然是不会欣喜若狂的。
魏楹慢慢也就释然了,脸上露出微笑来。
“过几日我安排好了就启程回淮阳吧。也正好把母亲的诰命文书和礼服带回去供上。”
“嗯。”
其实十五叔已经来信,说老太爷闯过了那一关缓过来了。
可是老人家毕竟年事已高,见一次少一次了。
所以两人决定还是按原定计划回去一趟。
如今等到婆母的诰命文书和礼服便要上路了。
临出发前,沈寄的月事又来了。
她有点懊恼。
不光魏楹盼着当爹,经过这半年她其实也有点期待做母亲了。
可是,还是没动静。
魏楹一开始表现得挺急,这会儿倒是想开了。
还能安慰沈寄,“不急,这不是才半年么。我其实也不是很急啦,之前是闹着好玩的。”
沈寄嘟囔,“言不由衷。”
老太爷这一关是闯过去了。
可是毕竟是那么大岁数了,不忍言之事也许就在近期。
不然,他们也不会赶着回去这趟了。
可是没怀上她也没法子。
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都占齐了。
不过,半年,好像也是挺正常的。
记得从前看过杂志,说是新婚夫妻一般一年内百分之八十都会怀上。
可是也还有百分之二十是一年后才怀上的,而且他们现在也还不到一年。
“好了,别想了,思虑太多也会影响的。明儿就上路了,你身子没事吧?”
“没事,只是有些胀痛而已。我一路也是坐在马车里,不碍事儿的。到时候要是难受你就抱着我。”
“行,我给你当垫子,这样就不会颠簸到了。”
这一次回去轻车简从,只带了阿玲、凝碧还有管孟、刘准等四名小厮。
因为只是去看看便回来,而且没有林子钦这样的威胁存在。
一路是住的驿站。
住驿站很省钱。因为是政府开的,对官员免费开放。
这个时节在路上的官员不多,因此魏楹这个五品知府倒往往还能有个不错的小院子。
沈寄住下来,不由得想起《百家讲坛》里讲到的一个故事:某一代衍圣公,进宫面君他一年可以去三次。每次都带着很大的商队,然后吃住在驿站。进一趟京就可以大赚一笔。所以张居正改革在节省开支一项上就要求非公务不许住驿站,而且朝廷只包本人食宿,随从的要自掏腰包补上。这位衍圣公便不那么热衷于进京面圣了。而张居正每年还当真因此给国库剩下了一大笔银子。因为占公家这种便宜的人实在是不少。
不过,她跟魏楹这么带六个下人倒还不算过分的。
甚至那驿丞看到他们人这么少,还颇诧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