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定亲四(1 / 2)

这一晚江家是热闹了,所有人熬到了很晚才散场,其实说是商量定亲的事情,实际上几句话就给概括完了。

江家没有重男轻女,也没有重女轻男的习惯,每个孩子成家都是给相同的钱作为小家的补贴,都是一千块钱。孩子们上班赚得钱也都不用上缴,都会自己留着,当然了,不够用家里一般也不会补贴,省得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江家的规矩就是,你能花就得能赚,赚多少都是凭自己的本事,家里一分钱不要,但是想要跟家里要钱,那也得有合适的理由,要不然就免开尊口。所以,江家孩子从小就知道理财,当然了,像江辰希还没有结婚就把财政大权交给对象的也很少见。

定亲需要的“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彩礼,江家这边都很开明,想要的就给买,不想要的就折现,不会存在任何的厚此薄彼。至于那些布匹新衣服什么的,那都是两个新人需要操心的,江家放养式管理,这些一律不管。

还有需要交换的信物啥的,别问,问的话,杨美娟就会说:

“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连买个礼物的钱都没有,那还结什么婚?!还不如一个人单身的好,不霍霍别人。”

所以,江家人一晚上的狂欢是为了什么,一是好奇什么样的姑娘看上了他们家的老三,二是,老三那样的认死理的一个人到底是看上了个什么样的姑娘。

说白了,江家人一晚上的话题都围绕在夏沫身上,他们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未来老三媳妇儿太好奇了。

江辰希一晚上就像是被审犯人似的问来问去,他只能捡着能说的告诉大家,比如说,他跟夏沫在一次任务中认识,是夏沫救了自己。然后就是在豫省再次遇见,以免被人怀疑,他没有说自己是主动去找人家的,还出口就是对方“未婚夫”的身份。

还说了夏沫在下乡期间,为农民做的一系列贡献,比如制作了浇水机器、建议村民用河於浇灌庄稼、河於里面发现古董,给农民创造了赚钱的集会、带领村民搞养殖、带领村民卖凉皮、带领村民开饭店、带领村民制作罐头鱼等等。

大家都是听得目瞪口呆,这小姑娘短短半年的下乡时间,就给村民做了这么多的贡献,这可真的是人才,连江承远也对夏沫赞不绝口:

“哎呀,老三这次真的是走了大运,找了这样一个好媳妇儿。不仅人长得好看,脑子还聪明,格局还很大,懂得’达者兼济天下’的道理,不错,真的是不错啊,年轻人里面少有的人才!

听说现在京大就读?以后你们的孩子可是有好的榜样了,不像老三只会舞枪弄棒的,学业上就马马虎虎。”

“爷爷,您不能碰一个踩一个啊,再怎么说我身上也是留着江家的血,可是随根儿了。”

江辰希不依了,故意跟爷爷唱反调,爷爷给夏沫太高的评价了,他都害怕以后夏沫进门后大家对她的期望太高,给她太大压力。所以,故意打岔以混淆视听。

“行了,行了,老三,你别在这里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能找到这么厉害的媳妇,那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你可要懂得珍惜。”

江辰云听到夏沫的那些事迹,眼睛都放光,她从小就有英雄梦,她觉得夏沫这样就好像是一个江湖侠客,走到哪里就造福哪里的百姓,很是威风。对小弟来回审视,只恨自己不是男的,如果她是男的,还有小弟什么事儿,她肯定铆足劲儿把人追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