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哥提出的这种电商模式类似京东自营店。
橙天自建仓储、备货,而全国网吧则充当类似京东物流自提点的角色。
陈天仔细推敲这个商业链条时。
敏锐发现其中缺失了一个最关键的核心要素——物流体系。
京东在早期能够异军突起,最被消费者称道的正是其“物流+售后”的双重核心竞争力。
刘强冬自建的京东物流不仅实现了领先同行的“当日达““次日达”极速配送。
还提供送货上门的贴心服务。
再加上自营商品的质量保障和无忧售后,即便在商品价格上相较淘宝毫无优势。
依然吸引了大批愿意为优质服务和购物保障买单的消费者。
在当年假货横行的电商蛮荒时代。
京东正是凭借这两大差异化优势,成功在阿里系一家独大的电商市场中杀出条血路。
反观橙天现在想套用这个模式,存在几个致命短板:
橙天没有自建的物流体系。
全国网吧虽然都安装了橙天网吧管理系统,但本质上仍是独立经营的第三方场所。
并不像京东自建的自提点那样受京东统一管辖。
对于充值C币这类与网吧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配套业务,网吧或许会积极配合。
但快递代收这种与网吧经营毫不相干的额外服务,他们的合作意愿恐怕就要大打折扣。
“你觉得给网吧多少分成,他们才愿意尽心尽力的当网购代收点?”
陈天抛出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这确实是个两难选择。
分成太低,网吧老板可能敷衍了事甚至直接拒绝。
分成过高,橙天的利润空间又会被严重挤压。
更关键的是,哪怕这些网吧老板愿意配合,但因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网吧环境又鱼龙混杂。
很容易出现快递丢失或与网购用户发生纠纷,以这些“地头蛇”网吧的作风,普通消费者多半敢怒不敢言。
最终他们只会将这糟糕的购物体验归咎于橙天平台。
这种隐形的品牌伤害,远比账面上的利润亏损更让陈天难以接受。
用户体验一旦受损,平台口碑就会在无形中崩塌,而这种损失往往是不可逆的。
就如同淘宝“假货”,拼夕夕“砍一刀”等这些存在于用户心中的固化标签。
平台后续哪怕改进,也很难挽回已经受损的品牌形象。
小马哥被陈天的话点醒,也意识到了网购环节中潜藏的诸多隐患。
别的不说,即便网吧老板因为橙天提高了佣金提成而同意成为自提点。
但真正负责处理快递的却是各个网吧底层网管。
网吧老板不太可能把提成分给这些打工者,这意味着网管们凭空增加了工作量却得不到任何好处。
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对快递包裹和用户有什么好态度?
不故意弄丢、损坏包裹就算不错了,还谈什么服务?
而这些细节上的怠慢和摩擦,最终都会转化为用户对橙天网购体验的负面评价。
更麻烦的是,必然会有大量网吧因各种原因拒绝成为网购自提点。
那这些用户的包裹怎么办?
如果邮政快递员送货时用户恰好在网吧,还能当场取件。
可如果不在呢?
难道让用户自己跑到邮局去取货?
想到邮局...
小马哥突然灵光一闪,迅速转换思路:“那如果我们干脆用遍布全国的邮局作为代收点,而网吧系统只作为网购入口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陈天闻言不禁失笑。
小马哥兜兜转转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如果网吧不能作为自提点,那么“网吧下单-网吧自提”的一站式购物体验就无从谈起。
这个额外搭建的网购平台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淘宝网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何必再多此一举搞个电商网站来和自家业务分流?
通过这番讨论,陈天更加确信小马哥对电商行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
自己和他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
“行了,电商的事咱们先放一放。”
陈天适时止住话题:“你专心把即时通讯这一块做好,电商布局我另有安排。”
小马哥腼腆地笑了笑,丝毫不以为忤。
他确实对电商领域不太在行,否则当初也不会反对陈天进军电商。
在他眼中,现在的电商市场用户基础薄弱,运营环节也是问题重重。
投入产出比远不如即时通讯和网络游戏来得实在。
不过陈天的话,让他按捺不住好奇。
在他的印象里,公司内部似乎并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否则他这个副总裁早就推荐了。
“陈总打算让谁来负责电商业务?”
“刘强冬,马总认识吗?”
......
中关村附近一间略显陈旧的老式公寓里。
刘强冬正在和一位京城大妞争论着什么。
龚晓京蹙着秀眉:“你是说,陈天的人直接找到你店里,邀请你去深城?”
“对,就是这么突然。”
刘强东点点头,眼中还残留着兴奋。
“可这太蹊跷了。”龚晓京声音不自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