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风那句平静的“请各位提问”在庄严肃穆的会议厅内轻轻落下时,整个会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异常诡异起来。
按照正常的毕业答辩流程,在学生完成成果阐述后,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往往是整个答辩过程中最为“惊心动魄”、“火花四溅”的部分。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会像经验丰富的老猎手一样,从各个刁钻的角度,对学生的论文和设计提出各种尖锐的问题,考察其知识掌握的深度、逻辑思维的严谨性、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
尤其是对于秦风这种“石破天惊”级别的成果,按理说,提问环节更应该是一场“狂风暴雨”般的“魔鬼拷问”!
台下坐着的,可不是寻常的教授。
那是燕京大学的校长!是物理学院的院长!是数位在各自领域内跺一跺脚就能让整个华夏科学界抖三抖的国宝级院士!
更不用说,还有那些来自国家最高科研管理机构、国家安全部门、乃至军方战略研究部门的神秘“列席代表”!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火眼金睛,心思缜密,见多识广?
他们提出的问题,其深度、其广度、其刁钻程度,绝对能让任何一个普通的博士生都当场汗流浃背,甚至精神崩溃!
然而,此刻,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在秦风平静地说出“请各位提问”之后,预想中的“唇枪舌剑”、“狂轰滥炸”并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长达数十秒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复杂到难以言喻的情绪——有震撼未消的余悸,有对未知真理的渴望,有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敬畏,甚至还有一丝……不知从何问起的茫然。
是啊,问什么呢?
问他理论的数学推导过程有没有瑕疵?开玩笑!刚才那三个小时的“史诗级”阐述,其逻辑之严密,数学之精妙,已经让在场的所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自愧不如了!谁敢说自己比秦风更懂那些连看都看不懂的公式?
问他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别逗了!没看到刘明博副院长那张因为亲眼目睹“神迹”而至今没有恢复血色的脸吗?没看到李振华教授那激动得快要当场表演“原地飞升”的表情吗?那可是经过了最严格的、多重验证的实验结果!
问他这个“宇宙能量之心”的潜在应用前景?这还用问吗?!刚才李振华教授那番“上帝的权柄”、“无限能源新纪元”的激情演讲,已经把所有人都给“科普”得明明白白了!这玩意儿要是能量产,别说应用前景了,直接改写人类文明史了好吗!
所以,还能问什么呢?
就在会议厅内的气氛越来越诡异,甚至连秦风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阐述太过“超前”,把这些大佬们都给“吓傻”了的时候……
终于,有人颤巍巍地举起了手。
是那位在量子光学领域享有国际盛誉的白发老院士,王老。
王老今年已经八十有六,是华夏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见证了共和国科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整个过程。他一生致力于追求科学真理,性格刚正不阿,治学严谨到近乎苛刻,是出了名的“铁面院士”,不知道有多少年轻学者在他那犀利的提问下败下阵来。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心想:来了!真正的“魔鬼提问”要开始了!王老一出手,那绝对是惊天动地,直指要害!
然而,当王老颤巍巍地站起身,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时,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秦……秦风同学……”王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中充满了……虔诚?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虔诚!那种只有在面对自己毕生信仰的“神明”时,才会流露出的虔诚!
“老朽……老朽有一个问题,想……想请教一下。”
请教?!
听到这两个字,会议厅内所有人的下巴,都差点惊掉在地上!
堂堂的王老院士,华夏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竟然用“请教”这个词,来向一个年仅不到二十岁的本科生提问?!
这……这画风不对啊!
剧本是不是拿错了?!
就连秦风,也微微愣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微笑着说道:“王老您太客气了,请讲,学生洗耳恭听。”
王老深吸一口气,仿佛鼓起了莫大的勇气,缓缓问道:“秦风同学,在你提出的‘量子太极谐振稳流核心’中,那个‘纠缠量子对的周期性湮灭与创生’机制,其能量转换效率的理论上限,究竟能达到多少?在实际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下,我们目前能达到的最优值,与理论上限之间,还存在多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未来有没有可能通过……嗯,比如改进材料的‘量子相干长度’或者优化‘谐振场拓扑构型’等方式,来进一步缩小?”
这个问题一出,在场的其他几位院士纷纷点头,眼神中露出了赞同和期待的神色。
这个问题,看似是在询问技术细节,但实际上,却是在探讨这项“黑科技”的潜力边界和未来发展方向!
这哪里还是什么“魔鬼提问”!
这分明是……一个虔诚的求道者,在向掌握了“未来密码”的先知,请教通往更高境界的路径啊!
秦风的脸上,依旧带着那份从容不迫的微笑。他略微思索了片刻,便给出了一个清晰而又详尽的回答,其中涉及到的各种前沿理论和精密计算,再次让在场的院士们听得如痴如醉,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