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一号行政楼,顶层,那间平日里只在决定学校最高战略发展方向或处理最棘手危机时才会启用的、代号为“定海神针”的最高级别保密会议室内。
此刻,这里却一反常态,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哦不,应该说是“智慧的头脑”攒动。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到几乎化不开的咖啡因、尼古丁、以及……嗯,一种只有在顶级大脑进行超高强度思维碰撞时才会产生的、名为“智子辐射”(当然,是比喻义)的特殊气息。
由燕京大学校长亲自挂帅,物理学院院长刘仁轨院士、理论物理学泰斗王之昂院士担任副组长,成员囊括了校内物理、数学、天文、信息、材料等所有相关基础学科的在校院士,以及数位早已退休多年、但学术影响力依旧足以“一言定乾坤”的国宝级泰斗们所组成的……“燕京大学秦风同学本科毕业论文(你没看错,就是本科毕业论文!)特别最高学术评审团”,已经在这间与世隔绝的保密会议室里,连续奋战了……整整三天三夜!
三天三夜啊!
对于这些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平日里不是在国家最高科学殿堂指点江山,就是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引领潮流的“国之重器”们来说,别说是为了一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了,就算是为了一项足以影响国家未来十年科技战略布局的重大课题评审,也极少会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进行如此高强度、高密度、堪称“自虐式”的学术攻关!
但没办法,谁让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作者,是那个名叫“秦风”的、不能用任何已知地球生物的认知逻辑来衡量的……妖孽呢!
谁让他提交的论文题目,是那个长得能当绕口令使、每一个字都散发着“宇宙级禁忌”与“未来黑科技”混合气息的……**《关于宇宙背景时空零点真空能量的宏观提取可行性分析及其非传统转化途径的初步理论研究》**呢!
会议室的中央,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上,正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不断切换着秦风那篇长达三百五十多页的“天书”论文的各个章节、公式、图表和……嗯,一些只有秦风自己才能看懂的、据说是从《山海经》和《淮南子》中“悟道”出来的“上古宇宙模型示意图”。
而在会议桌旁,那些平日里一个个仙风道骨、不怒自威的院士大佬和泰斗巨擘们,此刻却早已不复往日的从容与淡定。
有的,正戴着三副老花镜,手里拿着高倍放大镜,对着某个充满了扭曲积分符号和高维张量矩阵的复杂公式,逐字逐句地进行着“像素级”的验算和推敲,嘴里还念念有词,仿佛在破解什么失落的“玛雅文明密码”。
有的,则双目圆睁,额头青筋暴起,正和身旁的另一位大佬,为了某个关于“动态卡拉比-丘流形紧致化在高维真空能量渗透中的非微扰效应”的理论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差点就要当场上演“全武行”,用“物理”的方式来解决学术分歧。
还有的,则干脆放弃了思考,直接瘫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地望着天花板,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一个本科生……怎么可能……难道……难道他真的是……外星人派来地球进行技术扶贫的?”
“老王!老王!你快来看这个!”突然,一位主攻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的老院士,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指着全息屏幕上的一段关于“利用非交换几何与拓扑量子场论工具,分析高维真空能量在向三维时空投影时可能产生的‘非传统转化途径’与‘能量耗散最小化路径’”的论述,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你……你看看他这里的这个‘拓扑荷流形约束’的数学处理!简直是……简直是神来之笔啊!我……我研究了一辈子规范场论,自问对各种对称性和拓扑缺陷也算是了如指掌,但……但我从来没想过,还能……还能用这种方式,来描述真空能量的‘定向输运’!这……这简直是……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物理’的全新大门啊!”
被称作老王的,正是理论物理学界的泰山北斗王之昂院士。他闻言,连忙凑了过去,戴上特制的多焦点智能眼镜,仔细地研读起那段充满了各种“天书符号”和“鬼画符”的推导。
越看,他脸上的表情就越是震惊!越看,他眼中的光芒就越是炽热!
“妙!实在是妙啊!”王之昂院士忍不住抚掌赞叹,声音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一丝丝的“自愧不如”,“这种将非交换几何的代数结构与拓扑量子场论的路径积分完美融合的思路,不仅在数学上是自洽的、优美的,更在物理上,为我们理解‘真空能量为何难以被宏观观测和提取’这一世纪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启发性的解释!他……他竟然认为,我们之所以无法轻易提取零点能,并非是因为能量守恒定律的限制,而是因为……我们这个三维时空,对于那些来自于更高维度的、携带着巨大能量的‘真空涨落模式’来说,存在着一种……类似于‘拓扑绝缘体’的‘能量禁带’!只有通过特定的、能够打破这种‘拓扑禁锢’的‘非传统转化途径’,才能将那些被‘囚禁’在高维时空的能量,以一种可控的方式,‘释放’到我们这个维度!”
“这……这简直是……是爱因斯坦之后,对时空和能量本质的最深刻洞见啊!”王之昂院士激动得浑身都在微微颤抖,他感觉自己那颗因为常年思考宇宙奥秘而早已变得有些“麻木”的心脏,此刻又重新剧烈地跳动了起来!
而类似这样的“惊呼”、“赞叹”、“以及……三观重塑后的集体怀疑人生”,在过去的这三天三夜里,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在这间保密会议室里上演一次。
这些站在华夏科学界金字塔最顶端的“最强大脑”们,在最初对秦风这个“离经叛道”的毕业论文选题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并一致认为“这小子肯定是疯了,必须立刻送去精神病院进行抢救性治疗”之后,随着对论文内容的逐步深入研读,他们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惊天大逆转!
他们骇然发现,尽管秦风在这篇长达三百五十多页的“天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构建的许多理论模型、以及设计的许多实验方案,都极度地、疯狂地、毫无人性地颠覆了他们毕生所学所信的传统物理学认知,甚至……在某些地方,已经触及到了“科学与玄学”、“物理与哲学”、“以及……人与神”的禁忌边界!
但是!
但是,令所有这些院士大佬们感到既头皮发麻、脊背发凉、三观尽碎,却又……忍不住拍案叫绝、心潮澎湃、甚至想要当场跪下来唱《征服》的是——
经过他们这些站在人类智慧金字塔最顶尖的头脑,调用了燕京大学乃至国家超算中心的部分算力,进行了长达七十二小时不间断的、堪称“地狱级难度”的、最严苛、最细致、也最……嗯,“鸡蛋里挑骨头”的逻辑审视、数学验证、以及多维度自洽性检验之后,他们竟然……找不到任何一处!!!
是的,你没有看错,是任何一处足以从根本上推翻其核心论点的……致命的逻辑漏洞或数学错误!
秦风提出的这套全新的、堪称“石破天惊、宇宙重启”的“宇宙背景时空零点真空能量的宏观提取与非传统转化”的理论框架,在其自身的、由无数个闻所未闻的新物理概念和见所未见的复杂数学公式所构建起来的逻辑体系之内,竟然……惊人地、完美地、甚至可以说是……优雅到令人窒息地……自洽!!!
“这……这怎么可能?!”一位主攻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的白发老院士,看着自己面前那张写满了各种张量方程和度规变换的草稿纸,又看了看全息屏幕上秦风推导出的那个关于“动态虫洞颈部时空度规与零点能负能量密度分布的自洽解”,只觉得自己的大脑像是被一万头阿尔卑斯长角野山羊给反复践踏了一百遍,整个认知体系都快要崩溃了。
“他……他竟然真的……用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将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与卡西米尔效应的量子真空能,在特定的高维时空背景和拓扑边界条件下,给……给统一起来了?!而且……而且其数学形式,竟然还是……解析可解的?!这……这简直是……是魔鬼的手笔啊!”
“何止是魔鬼的手笔!”另一位在量子光学和非线性物理领域有着极高造诣的女院士,此刻也是俏脸通红,呼吸急促,她指着秦风论文中一段关于“如何利用‘墨子二号’常温超导材料构建的‘超高精度动态卡西米尔谐振腔’,通过引入‘受控的非线性光学克尔效应’和‘量子芝诺效应’,来实现对真空零点能特定模式的‘选择性放大’与‘宏观能量提取’”的论述,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你们看这里!他……他竟然将卡西米尔效应与非线性光学,以及量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如此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他提出的这个‘受激真空湮灭与能量收集(StiutedVacuuAnnihitionandEnergyHarvestg,SVAEH)’的方案,虽然……虽然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苛刻到了近乎于‘变态’的程度,例如需要皮秒甚至飞秒量级的超快激光脉冲、强度高达数十特斯拉的动态强磁场(这倒是可以用他的‘墨子二号’来实现)、以及对谐振腔几何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原子级精密控制……但是!但是从理论上讲,这个方案……它……它竟然是……可行的!至少……是初步可行的!”
“初步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