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321章 声望日隆!天才的号召力,追随者的集结!

第321章 声望日隆!天才的号召力,追随者的集结!(2 / 2)

接下来的这堂《高等数学B》,周教授讲得是激情澎湃,时不时还会用秦风昨晚在听证会上展现出的严谨逻辑和深刻洞察力来举例子,引得课堂上笑声不断,气氛活跃到了极点。

而秦风,虽然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但他依旧像往常一样,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偶尔还会就某个数学难题,与周教授进行几句简短而又精辟的探讨,其间展现出的深厚数学功底,更是让周教授都暗暗心惊,直呼“后生可畏,妖孽降世”。

一时间,“秦风”这两个字,如同在燕京大学的校园里投下了一颗核弹,其产生的冲击波,迅速扩散到了每一个角落,甚至蔓延到了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

正如李默所预料的那样,秦风的宿舍楼下,物理学院的门口,甚至是尖端材料实验室的楼下,都开始出现一些慕名而来的“朝圣者”。他们中有燕大本校其他院系的学生,有来自京城其他高校的学子,甚至还有一些从外地千里迢迢赶来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

他们举着各种自制的横幅和标语——“秦神,请收下我的膝盖!”、“愿追随秦教授,共探科学前沿!”、“华夏科研的希望,我辈学习的楷模!”……场面之热烈,堪比顶级流量明星的粉丝见面会。

学校保卫处不得不加派人手,在这些地方拉起了警戒线,维持秩序,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而比这些“线下应援”更为汹涌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线上投名状”。

秦风的个人学术博客,在听证会结束后,访问量直接飙升了数千倍,服务器几度被挤到濒临崩溃。评论区里,除了铺天盖地的赞美和祝贺,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表达想要加入秦风研究团队的留言。

“秦教授您好!我是来自华清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一名大三本科生,GPA专业排名前1%,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我对您的室温超导研究非常感兴趣,希望能有机会加入您的团队,哪怕只是从最基础的实验助理做起,我也心甘情愿!”

“尊敬的秦风老师!我是中科院物理所的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强关联电子体系。昨晚听了您关于‘协同量子共振隧穿’的理论阐释,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深感自己之前的研究思路过于狭隘。恳请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追随在您的身边,学习您那深邃的物理思想和创新的科研方法!”

“秦风大神!我是南方科技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副教授职称,今年32岁,主攻凝聚态理论计算。近年来在科研上遇到了一些瓶颈,感觉自己的思维有些僵化。昨晚的听证会,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科学探索的激情!我愿意放弃现有的职位,以一名博士后的身份,加入您的团队,希望能为您的伟大事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薪酬待遇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秦神!我是个学渣,二本院校应用物理专业的,但我动手能力超强,焊电路板、修仪器、编程建模什么的,都贼溜!而且我特别能吃苦耐劳,实验室的脏活累活我全包了!求收留!求带飞!给我一个给您端茶倒水的机会也行啊!”——这位同学的留言,画风清奇,却也透着一股子真诚和对科学的向往。

类似的邮件、私信、乃至通过各种关系转交过来的手写信件,如同雪片般飞向秦风,飞向物理学院,飞向燕京大学的各个部门。

刘仁轨院士的办公室,这两天几乎成了“秦风粉丝接待处”和“人才自荐中转站”。

“老刘啊!你们物理学院的秦风,现在可是香饽饽中的战斗机了!”隔壁化学学院的院长,一位同样是院士的老朋友,苦笑着对刘仁轨说道,“我手底下好几个得意门生,哭着喊着要转专业去跟秦风搞超导!你说我这叫什么事儿啊!辛辛苦苦培养的白菜,还没等拱自家的猪,就想自己跑到别人家的金猪圈里去了!”

“哈哈哈,老王,你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另一位信息学院的院长也凑趣道,“我听说,你们物理学院今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同期直接翻了三倍!其中指名道姓要报考秦风研究生(尽管秦风自己都还是个本科生)的,都快能组建一个加强排了!你这是要提前完成未来十年的招生KPI啊!”

刘仁轨院士听着这些或羡慕或调侃的话语,脸上笑开了花,但心里也清楚,这“幸福的烦恼”,才刚刚开始。

他把秦风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指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各种推荐信和自荐材料,苦笑道:“小风啊,你自己看看吧。这还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还在学校人事处和研究生院那边压着呢。现在,全华夏,哦不,是全世界,恐怕都有不少优秀的年轻人,梦想着能成为你团队的一员。你这个‘天才的号召力’,可是给老头子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秦风看着那些雪片般的“投名状”,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挠了挠头,说道:“刘老师,我这也没想到会这么……夸张啊。我就是想安安静静地搞搞科研,没想到一不小心,好像就成了‘万人迷’了。”

“你这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刘仁轨笑骂了一句,随即神色一正,说道,“不过,小风,这也是一件大好事!说明你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说明我们华夏的年轻人,对科学探索充满了热情!这是一股非常宝贵的财富!”

“现在的问题是,你那个小小的‘草台班子’,显然已经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期望和如此众多的优秀人才了。你有没有想过,趁着这个机会,正式组建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精干高效的、能够攻克更尖端科学难题的……‘秦之队’?”

刘仁轨院士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秦风闻言,心中也是微微一动。

“秦之队”么?

这个提议,似乎……相当诱人啊!

他想起了昨晚系统奖励的那个“学术声望”属性,已经达到了“名动四方”的级别,距离下一个等级“泰山北斗”也完成了大半。如果能够成功组建并带领一支顶尖的科研团队,做出更多、更重大的科研成果,那他的声望,岂不是要……直接冲出地球,走向宇宙?

而且,他脑海中那些由“学神黑科技系统”解锁的、远超当前时代的“未来科技”,也确实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才能将它们一一实现。

“刘老师,”秦风的眼中,也燃起了一团火焰,“您的这个提议……我非常感兴趣!”

刘仁轨院士见状,欣慰地笑了:“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具体怎么组建,招募哪些人,研究方向如何规划,这些都由你来主导!学校这边,会给你最大的自主权和最全面的支持!资金、场地、设备、人员编制,都不是问题!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带领你的‘秦之队’,去创造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奇迹,为我们燕大,为我们华夏,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定不负所托!”秦风郑重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决心与豪情。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

秦父秦母在经历了最初的激动与骄傲之后,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秦母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儿子啊,你现在出名了,是好事,但妈更担心你的身体。搞科研虽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别太累着了。还有啊,外面诱惑多,你可得把持住自己,别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分了心,知道吗?”

秦父则比较关注实际问题:“小风啊,听你刘老师说,你可能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了?这是大事,要慎重。选人呐,能力固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要选那些真正热爱科学、踏实肯干、能跟你同心同德的人。爸虽然不懂你们那些高科技,但识人的道理,还是懂一点的。”

父母朴素而又真挚的关怀,让秦风心中充满了温暖。

“爸,妈,你们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秦风笑着说道,“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也会把团队的事情处理好。等过段时间,我忙完了这一阵,就回去看你们,到时候,给你们讲讲我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事迹,保准比说书的还精彩!”

挂断电话,秦风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生机勃勃的校园,心中豪情万丈。

声望日隆,天才的号召力,已经显现。

追随者的集结,也已拉开序幕。

一个全新的时代,似乎正在因为他这个小小的“变数”,而悄然开启。

而他,秦风,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这个属于他的,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秦之队”……

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还不错。

秦风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又充满期待的笑容。

他知道,一场更为精彩、也更为宏大的科学探索之旅,即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