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吴国栋校长所料,当“拟将新建超导实验室命名为‘秦风超导实验室’”的消息,通过校内渠道进行公示和意见征集时,立刻在全校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支持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汹涌。
“我第一个同意!‘秦风超导实验室’,霸气!响亮!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谁的地盘!”
“必须以秦神的名字命名啊!这是我们燕京大学的荣耀!也是对秦神贡献的最大肯定!”
“以后我跟人吹牛逼,都能说我们学校有个‘秦风超导实验室’,里面随便一件设备都够买一套房!多有面子!”
“学弟学妹们注意了!以后报考燕京大学物理系,目标就是进入‘秦风超导实验室’!想想都激动!”
当然,也免不了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在一些老教授和治学严谨的学者群体中。
“以在读学生的名字命名国家级实验室,这在国内外都极为罕见,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实验室命名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原则,体现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直接以人名命名,虽能彰显个人贡献,但长远来看,是否有利于实验室的持续发展和传承?”
“我个人认为,可以考虑一个更具象征意义的代号,比如‘启明超导实验室’,或者以超导现象的某个关键特征来命名,这样更符合学术界的传统。”
这些理性的声音,也引发了一些讨论。
清北大学那边,物理学院的周培源院士和材料学院的刘明远教授,在看到这条新闻后,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老刘,燕京大学这帮人……真是把‘不拘一格降人才’发挥到极致了啊。”周培源院士苦笑着摇了摇头,“大一的核心研究员还不够,现在直接用他的名字命名实验室了。这秦风,是要被他们捧上神坛啊!”
刘明远教授酸溜溜地说道:“捧上神坛?我看是直接给他修了个‘生祠’!以后燕京大学物理系的学生,是不是每天都得去‘秦风超导实验室’门口拜一拜,祈求考试不挂科,实验出成果啊?”
话虽如此,他们心中都清楚,燕京大学的这一系列操作,虽然看似出格,但背后却有着强大的逻辑支撑——那就是秦风那无可辩驳的、足以改变世界的科研成果。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常规和质疑,都显得那么苍白。
302宿舍,王浩然、陈凯和李明博三个活宝,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在宿舍里开起了“香槟”(其实是可乐)。
“卧槽!卧槽!卧槽!”王浩然激动得语无伦次,抱着秦风的大腿就不撒手,“疯子!你……你这是要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啊!‘秦风超导实验室’!听听!这名字!以后是不是还要在门口给你立个铜像啊?”
陈凯推了推眼镜,一脸严肃地分析道:“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秦风超导实验室’这个名字,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话题性,非常有利于提升实验室乃至燕京大学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实在是高!”
李明博则是一脸憧憬:“疯子,以后你就是‘秦风超导实验室’的开山祖师爷了!我们几个,能不能混个‘护法弟子’当当?不用发工资,管饭就行!”
秦风被这三个活宝搞得哭笑不得,好不容易才把王浩然从自己腿上扒拉下来。
“行了行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就是一个提议。”秦风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明白,这事儿恐怕是板上钉钉了。
他给父母打了个电话,把这件事也顺便提了一下。
秦建国同志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半晌,才瓮声瓮气地说道:“儿啊,用你的名字……命名那个什么实验室……爹听着,心里……心里骄傲!光宗耀祖!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
张桂芬女士则是在一旁喜极而泣:“俺的儿啊,你可真出息了!以后咱们老秦家,也能出个像古代那些大官、大将军一样,能被人记住名字的人物了!”
老两口朴素的言语中,充满了为人父母最真挚的自豪和喜悦。
秦风听着,心中也是暖暖的。
最终,经过几天的意见征集和讨论,燕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新建成的专属超导研究实验室,正式命名为——“燕京大学秦风超导实验室”。
同时,为了体现这间实验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学校还特批了一块由着名书法家题写的匾额,金底黑字,龙飞凤舞,气派非凡。
实验室的门牌号,也特意选了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数字——“PFL-001”(QFengLaboratory-001)。
当崭新的牌匾挂上实验室大门的那一刻,无数闪光灯亮起,记录下了这个历史性的瞬间。
秦风站在实验室门口,看着那块镌刻着自己名字的牌匾,心中百感交集。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期许。
“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的战场了。”秦风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他知道,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在这间以他名字命名的实验室。他未来的每一个实验,每一篇论文,都将在这里孕育,从这里走向世界。
“系统,我的专属‘氪金’基地,已经准备就绪了。”秦风在心中默默地想道,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拥有了顶级的平台,顶级的资源,再加上学神系统的辅助,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下一段更加波澜壮阔的科研征程了。
“秦风超导实验室”的落成和命名,不仅仅是燕京大学的一件盛事,更在全球学术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无数人惊叹于燕京对于顶尖人才的魄力和培养力度,也对这位年仅大一便拥有如此殊荣的“燕京天才”,充满了更多的好奇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