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埋骨深渊陕甘地(1 / 2)

殿内烛火摇曳,映出她惨白的面容,仿佛被抽去了最后一丝支撑。

窗外传来乌鸦的哀鸣,恰似为这骤逝的猛将啼哭。

“传哀荣!”慈禧的声音带着撕裂般的沙哑,强压下喉间的哽咽。

“追封太子太保,赐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昭忠祠,谥号忠勇!即刻拟旨,着工部督造忠勇侯祠堂,规格比照一等功勋!”

她挥袖拂开案上散落的奏章,笔锋在黄绢上疾书,墨迹晕染如血:“多隆阿一生战功赫赫,从打长毛到回匪,从同州解围到羌白血战,在到渭城之战剿匪两万,保关中安宁……此等忠魂,当受万世香火!”

殿外,太监尖细的宣旨声穿透层层宫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多隆阿忠勇殉国,实乃社稷之痛!着德兴阿补授西安将军,即刻驰援陕西;穆图善升任荆州将军,暂署钦差大臣关防,与刘蓉共理军务!甘肃提督陶茂林、河州镇总兵曹克忠,速率所部与雷正绾合兵,会同陕甘总督林之望,剿灭甘省余孽,不得延误!”

旨意传出宫门时,正逢暮色四合。

扬州将军府内,德兴阿跪接圣旨,指尖抚过“补授”二字,仿佛触到了多隆阿残留的硝烟气息。

嘴里充满了无奈和抱怨:“陕甘这烂摊子怎么就偏偏落到我身上了呢!”

此时此刻的德兴阿心中无比懊恼,他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

与天京城内的太平军相比,陕甘回军显然要棘手得多。

毕竟,他的两位支援陕甘的都统——穆腾阿和穆隆阿,至今仍然生死未卜,甚至可能已经尸骨无存。

这让德兴阿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头皮都开始发麻了。

尽管陕西的局势在多隆阿的努力下有所改善,但那些革命军、马化隆、马占熬以及马文义等势力的主力依然毫发无损。

德兴阿不禁自问:“我这样跑过去,岂不是自投罗网,去挨打吗?”

思前想后,德兴阿下定决心:“不行,这次我跑到陕甘,绝对不能轻易冒险。一定要以不熟悉军情为借口,先苟住再说!”

德兴阿攥紧圣旨的手指微微发抖,指甲几乎要抠进绢帛的经纬里。

烛火在他眼底跳动,映出瞳孔深处蔓延的惊惧。

陕甘……那可不是什么功勋之地,分明是埋骨的深渊!

穆腾阿、穆隆阿的尸骨尚未寒透,他们的魂灵怕是还在关中的黄土里徘徊,被自己人拖累的怨念比叛军的箭镞更刺得人心惊。

多隆阿这般悍将都折在了陕西,他德兴阿凭什么能趟这浑水?

叛军回匪阴魂不散,马化隆、马占鳌、马文义……这些名字在他脑子里搅成一团乱麻,每一根都连着剽悍的回军铁骑,每一丝都缠着剿不尽的匪患。

陈扶昊的革命军更是纵横西部。

朝廷将他推上这火坑,美其名曰“补授”,实则不过是填窟窿的炮灰!

想到此处,仿佛已尝到了陕甘风沙里混着的血腥味。

圣旨上的“驰援”二字,在他眼中分明是催命的符咒。

他猛然起身,将圣旨重重拍在案上,青铜镇纸震得嗡嗡作响:“传令下去,整顿军械需半月,粮草辎重更要筹措妥当——陕甘千里迢迢,岂能仓促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