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周至之战(1 / 2)

随着多隆阿一声令下,清军阵中顿时鼓声大作,如雷声滚滚,震天动地。

那巨大的战鼓被士兵们奋力敲击,鼓面颤动,每一次敲击都似在激励着清军士兵的斗志。

京营八旗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他们身着重甲,手持长矛,眼神坚定而凶狠,向着周至城东面那看似薄弱的城墙发起冲锋。

黑龙江索伦兵勇也不甘示弱,他们口中发出阵阵怒吼,那喊杀声在战场上空回荡,仿佛要让周至城的革命军胆寒。

他们挥舞着大刀,冲向城北,试图吸引革命军的火力。

蒙古和察哈尔的士兵们则灵活地穿梭在周至城的南面和西面,他们时而隐蔽,时而冲锋,用弓箭和火枪对城内的革命军进行骚扰。

整个战场上,清军士兵的身影如潮水般涌动,那气势磅礴的冲锋场面,仿佛要将周至城瞬间淹没在他们的铁蹄之下。

在清军猛烈进攻的同时,周至城上的革命军也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依托城墙的有利地形,架起火枪火炮,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张化雨喊道:“给我稳住!”

“发射”

“三段射”

“快快快,填充子弹”

随着一声声号令,火枪手们扣动扳机,子弹如雨点般射向城下的清军。

那火枪射击时发出的火光,在城墙上闪烁不定,枪声此起彼伏,密集而清脆。

子弹带着呼啸声飞向清军士兵,有的清军士兵中弹倒地,有的则被吓得连忙躲避。

而火炮的威力更是惊人,炮手们精准地瞄准清军的云梯、攻城车等目标,点燃引线。

随着“轰轰”的巨响,火炮发射出的炮弹带着巨大的威力砸向清军。

炮弹在清军阵中炸开,掀起一片尘土和血肉,有的攻城器械被直接炸毁,清军士兵死伤一片。

面对清军的大举进攻,革命军的火枪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守住周至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效地遏制了清军的进攻势头。

除了火枪火炮,革命军还准备了传统的防御手段——沸油滚汤。

在清军士兵试图攀爬云梯攻城时,城上的革命军士兵迅速将早已准备好的大锅抬到城墙边。

大锅中盛满了沸腾的油和滚烫的开水,那热气腾腾的油水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大锅倾斜,随着“哗啦”一声,沸油滚汤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那滚烫的液体顺着云梯流淌,清军士兵们瞬间被烫得惨叫连连。

有的士兵被烫得从云梯上跌落,摔在地上痛苦地挣扎;有的士兵则拼命地用衣服遮挡,但无济于事。

沸油滚汤的威力极大,它不仅让清军士兵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还破坏了清军的攻城节奏,使得清军在攻城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这一传统防御手段,在周至之战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革命军坚守城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正面进攻受阻的情况下,清军开始实施地道战术。

清军步兵在城墙不远处悄悄挖掘地道,他们在地下艰难地劳作,汗水与泥土交织。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挖掘,生怕被城上的革命军发现。

经过一番努力,地道逐渐延伸至城墙下方。

清军在地道中放置了大量的火药,一切准备就绪后,随着一声巨响,火药被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