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十年,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做夫人,叫武姜。武姜得宠,一年后便生了长子寤生。武姜生寤生时难产,夫人武姜不喜欢寤生。又过了两年,武姜又生了小儿子叔段,生叔段时是顺产,夫人武姜十分喜欢他。所以对叔段,夫人武姜处处袒护叔段。
夫人武姜希望能立叔段为太子,郑武公说,废长立幼违背周礼,武公一直没有答应。郑武公二十七年,武公生病了,夫人再次请求武公立叔段为太子,武公仍没有答应。当年郑武公去世,由太子寤生继承君位,就是郑庄公。
庄公元年,庄公把郑叔段封到京城,号称太叔。祭仲说:“京城比国都大,不可以封给弟弟。”
庄公说:“母后想这样,我不敢反对。”
太叔段到了京城,仗着母亲武姜的宠爱,开始肆意扩张自己的势力。他暗中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企图有朝一日夺取庄公的君位。而武姜也在国都为太叔段传递消息,出谋划策。
庄公身边的大臣们察觉到了太叔段的不轨之心,纷纷劝庄公早日除掉这个隐患。庄公却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在意。他深知母亲和弟弟的野心,但他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终于,太叔段认为时机成熟,决定起兵谋反。他与武姜约定好里应外合,企图一举攻下国都。然而,庄公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当太叔段的军队刚一出动,就遭到了庄公军队的迎头痛击。太叔段节节败退,见大势已去,便率卫队逃跑到鄢邑。
鄢邑百姓见段叔来了,百姓便都溃逃了,段叔无奈,又逃到共国。
武姜也因为参与谋反,被庄公放逐到城颍,并发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至此,庄公彻底平息了这场内乱,稳固了自己的君位。
一年以后,庄公很想念母亲,后悔曾经立下的誓言。可“不到黄泉,不再相见”的誓言已出,难以收回。这时,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听闻此事,心生一计。他带着几只奇异的鸟来见庄公,庄公好奇问这是何鸟,颍考叔说:“此鸟叫鸮,白天看不见东西,晚上却目光敏锐,是不孝之鸟,我特带来献给您。”
庄公听出话外之音,面露尴尬。颍考叔又说自己家中老母享尽了他的供奉,却没尝过国君的食物,想带些回去给母亲。庄公感慨自己虽为国君,却不能与母亲相见。
颍考叔便献上一策,让人挖一条地道,直到涌出泉水来,在地道中与母亲相见,这不就到了黄泉吗。庄公大喜,依计行事。在地道中,庄公与武姜相拥而泣,母子二人重归于好。
此后,庄公更加勤勉治国,郑国在他的治理下愈发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