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巨资(1 / 2)

严党的覆灭,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卷走了盘踞朝堂数十年的参天大树,留下的,却是一片令人瞠目结舌、乃至匪夷所思的“沃土”——其庞大到难以想象的财富遗产。

抄家、清点、变卖严党罪产这最繁琐、却也最“实惠”的善后工作,嘉靖皇帝自然毫无悬念地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奶兄弟、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亲自督办。

陆炳领旨时,面色沉静,心中却深知此事干系重大,更牵动无数人目光。

他抽调北镇抚司最精干、也最可靠的吏员与账房先生,组成数个清点小组,同时奔赴各已定罪严党官员的府邸、别业、乃至暗中查明的隐秘库房。

过程虽繁琐,却异常顺利。树倒猢猢狲狲散,此刻无人再敢阻拦,甚至多有府中仆役为求自保或减轻罪责,主动指引藏宝之地。

然而,随着一箱箱金银珠玉、古玩字画、地契房契被贴上封条,一册册账目被飞快核算统计,饶是陆炳这等见惯了大风大浪、自认对严党贪腐已有心理准备的天子近臣,也被那不断累加、最终汇总到他面前的天文数字,震得头皮发麻,久久无言。

“这……真是泼天的富贵,泼天的罪孽啊!”陆炳在值房内,对着初步汇总的清单,倒吸了一口凉气,忍不住对身旁的心腹感慨。

清单上的数字,已然超出了“贪墨”的范畴,近乎于一场对帝国财富的疯狂劫掠!

一个依附严世蕃、在工部任事的六品主事,其京中宅邸、城外别业及暗中购置的库房里,竟搜出现银五万两,黄金千两,各类名家字画、古玉珍玩折价近二十五万两!总计逾三十万两的可随时变现财产!

这甚至远超许多二三品大员一生的合法俸禄与“常例”收入之和!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六品官!

至于严世蕃、鄢懋卿等核心巨贪,其财富更是堆积如山,骇人听闻。

严世蕃在京中及江西老宅的地下金库,起出的现银、金锭、银票便高达四百万两!

其收藏的奇珍异宝、孤本字画、珊瑚玛瑙,许多连内库都罕有,估价更是难以准确衡量,保守已超过六百万两!

鄢懋卿在丰城老巢藏匿的私银仅是冰山一角,其各地购置的田产、商铺、盐引,价值更为惊人。

这还仅是已查抄的核心成员及部分罪证确凿的中层官员。

那些尚未被彻底清算、或仍在审查中的严党外围成员,其家产尚未完全计入。

当所有已抄没的现银、金器、易于变现的古玩字画、以及被迅速折价发卖的田产、商铺,为求快速回笼资金,售价往往低于市价。

汇总之后,得出的初步数额,达到了一个让所有人心脏骤停的数字——

一千八百万两白银!

这还仅仅是已经落袋为安的现银和快速变现的资产!

尚有大量难以短期估价或处理的固定资产如庞大的田亩、矿山、宅院等未完全计算在内!

消息虽被严密封锁,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巨额财货押送入京入库的浩荡场面,以及市面上突然涌现的大量“官卖”良田、豪宅,足以让嗅觉灵敏的京城官民窥见一斑。

“严嵩跌倒,嘉靖吃饱!”

不知从哪个茶馆酒肆开始,这句带着几分艳羡、几分讥诮、几分麻木的顺口溜,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人们窃窃私语,眼神复杂。

谁能想到,堂堂大明朝廷一年的全国税银收入,不过一千万两出头,尚不及这严党一半核心成员的抄家所得?

这已非贪墨,简直是掘了大明王朝的根基以自肥!

嘉靖帝在精舍内听到陆炳最终的口头禀报时,正拈着一枚金丹欲服。

他那古井无波的脸上,肌肉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寒的冷芒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满足。

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挥挥手,让陆炳将详细账目呈上,便再次闭上了眼睛,仿佛那只是一串无关紧要的数字。

朝堂之上,经过短暂震荡后,迅速被一种新的格局所取代。

严党留下的巨大权力空白,几乎瞬间被以徐阶为首的清流集团及其关联势力填补。

六部九卿、科道言官,重要位置很快换上了“自己人”。

徐阶虽依旧一副谦冲淡泊、老成谋国的模样,但其门生故吏遍布要津,隐然已有了新任“首辅”的威势。

如今的朝堂,放眼望去,皆是“清流”气象。奏疏变得“正气凛然”,议事也多了几分“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