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昭熙刚处理完合作社麦种驯化的初步方案,正打算审阅下一份文件时,李怡拿着一份行程报告走进办公室。她的步伐略显匆忙,显然是有要紧事汇报。
“昭熙同志,南熙洲虞元国的皇帝朱见沽已经抵达熙洲港。按照事先的安排,今天上午十点他将与您会面。”
朱昭熙放下手中的麦种样本,抬头看向李怡:“人已经到了?安排在什么地方下榻?有没有提前了解他此行的具体目的?”
“安排在城郊的涉外招待所,那里环境比较安静,也方便安保工作。”李怡翻开报告,
“根据提前沟通的信息,他声称是来‘谢恩’,并表示希望当面汇报虞元国的近况。不过从随行人员的名单来看,除了王室侍从外,还有几位负责畜牧和土地管理的官员。因此,这次访问可能不单纯是为了表达感谢。”
朱昭熙点了点头,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去见他。虞元国迁到南熙洲已经快四十年了,这还是他们第二代君主第一次正式来访,我们需要好好了解他们现在的发展状况。”
前往招待所的途中,朱昭熙不禁回想起多年前的往事。朱昭熙带兵跨过白令海峡,以碾压的形式打垮了瓦剌部,震慑阿鲁台部。
在她的主张下,这些蒙古族人被安置在南熙洲——那片当时尚未完全开发却水草丰美的土地。朱昭熙自封“嘎扎尔汗”,意在让蒙古人彻底臣服在她的脚下。
如今朱祁钥已经去世,由其子朱见沽继位。听说这位年轻君主从小在南熙洲长大,没有经历过草原上的艰苦岁月,或许会有与父辈不同的想法和诉求。
车子驶入招待所庭院时,朱见沽已经带着随行官员在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虞国最流行的服饰,见到朱昭熙下车,他立即快步上前,双手交叠放在胸前,深深躬身行礼:“晚辈朱见沽,见过嘎扎尔汗!祝您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身后的虞元国官员也跟着整齐行礼,神情恭敬。朱昭熙上前扶起他:“不必多礼,都是自己人。快进屋坐吧,外面风大。”
会客室内布置简洁而舒适。侍从端上奶茶和点心后,朱见沽亲自端起一碗奶茶,双手递到朱昭熙面前:“这是我们南熙洲特有的砖茶熬制的,您尝尝,和当年草原上的风味有所不同。”
朱昭熙接过奶茶,抿了一口,确实感受到一股独特的醇厚香气:“味道不错,比从前更加细腻。这些年在南熙洲,生活还顺利吗?”
提到现在的生活,朱见沽的神情明显活跃起来:“非常好!比在草原上的日子好太多了!南熙洲没有白毛风,冬季不寒冷,夏季不炎热,牧草长得比草原还要茂盛。
我们饲养的羊群,一年能繁殖两次;马群规模也扩大了许多,现在已有上百万匹。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牧场,再也不必担心冬季缺乏草料或无处躲避风雪。”
他稍作停顿,语气中充满感激之情:“这一切都得益于嘎扎尔汗当年的安排。若不是您允许我们迁往南熙洲,我们可能至今仍在草原上艰难求生。先父在世时常对我说,您是蒙古人的恩人,这份恩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朱昭熙微微颔首:“大家能过上安稳日子就好。你们生活幸福,我也就放心了。不过,这次来熙洲,除了表达谢意,应该还有其他事情吧?我看你刚才说话时,似乎有些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