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南煦改革(1 / 2)

金山府(金伯利)这个越系十国的中心城市里,越系十国的皇帝凑到了一起,他们把十份疆域图在长案上拼出完整的南煦洲轮廓。大家都已经收到了大明联邦关于大明联邦内部改革决议的通知,大家不禁内心有些火热。

\"看来大明联邦终于是放松了对咱们这些国家的管制了。\"越齐国皇帝朱瞻圻的声音在厅内回荡,\"新的规定说的是成员国需保持朱氏宗亲统治,国家内部的问题,联邦层面至少在明面上不会参与了。\"

其余九位皇帝的目光落在长案中央的《南煦洲开发公司章程草案》上。这份文件的抬头没有使用任何国号,仅标注\"南煦洲皇室联合制定\",这是越系十国一起讨论之后,对于未来发展制定的草案。

自联邦议会通过政权变更决议后,十国的联络就一直没有间断过,比起以往还要多了很多,核心议题始终围绕一个:如何在不触动联邦框架的前提下,实现南煦洲的实质统一,而不被其他国家以及大明联邦针对。

越宣皇帝朱瞻坦翻到草案第三章:\"公司注册资本按各国国库资本比例认缴,越齐占21%,越济18%,越临15%......这个大家已经没意见了吧?\"

无人反驳。十国的经济结构早已深度绑定:越齐国的铁矿砂80%供应越齐的钢铁厂,越临的棉花半数运往越宣的纺织作坊,越丰的橡胶园依赖越东的港口出口。过去五年,十国间的贸易壁垒已通过《南煦洲经济共同体》基本消除,统一市场的基础早已成型。

\"关键在人事权。\"越济皇帝朱瞻垐指向第五章,\"公司董事由各国皇帝轮流担任,任期三年;部门主管按专业能力选拔,不限国籍。这意味着越齐的矿师能管越济的铁矿,越临的农艺师能调越丰的橡胶园。\"

这条款触及了实质。此前十国虽有协作,但官员任免始终限于本国境内。如果按草案执行,南煦洲的行政体系将突破国别限制,形成跨区域的管理网络。

越东皇帝朱瞻坪补充道:\"部门主管的考核标准必须量化,采矿部门看矿石品位达标率,纺织部门看布匹合格率,农业部门看亩产增长率。连续两个季度不达标,直接解职。\"

这符合十国一贯的行事逻辑。他们的父辈朱高煦以军功立国,兄长朱瞻壑用立宪制稳定越国,而他们自己在南煦洲的开拓,靠的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实用主义原则。

草案第七章明确了\"公司与国家的关系\":各国国号、皇室尊号、对外文书仍保持独立,联邦议会的席位分配不变;但税收征管、资源调配、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全部移交开发公司统筹。

越泰国皇帝朱瞻垹解释道:\"这是给联邦看的障眼法。明面上还是十个国家,实际上税银怎么花、铁路往哪修,由公司说了算。\"

这种设计绕开了联邦\"禁止成员国合并\"的条款。自联邦成立以来,越系十国多次尝试推动政治统一,均因明国、宁国的反对而搁置。此次以\"公司\"名义整合,在法理上不属于国家层面的合并,联邦无权干预内部治理模式。

\"所有人都是公司员工。\"越丰皇帝朱瞻?指向第九章,\"皇室成员领'高级顾问津贴',工匠按技能等级定薪,农民按产量拿分成。公司年度利润的三成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成按贡献度分红,四成投入公共设施。\"